当前位置:聪少自媒体网 > 公众号 > 正文

公众号文章怎么赚钱,[下班后怎么挣钱]把公众号文章变成个人能力的4个步骤

2021-01-27 公众号 聪少自媒体

每天我们都会看到很不错的公众文章,听到很不错的言论,如何把这些重点提取出来,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呢?

今天小六就拿一篇文章来举例,重现一下我是如何把一篇文章变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这个方法适用于你读一本书,也适合你听一场微课,接受一场培训。

重点先说,核心步骤如下:

把文章拆了-从信息中提炼知识

加入你的的观点-内化知识

分享出去-重构知识

刻意练习-应用知识

今天的解说用到的案例文章:《《经济学人》特刊 - 终身学习 - 如何在自动化的时代生存》。

提醒:如果时间充裕,请在读我这篇文章之前点击链接进行阅读。


你在别人家公众号里面只能看文章,想要动手动脚,就需要先保存到自己的云笔记空间里去。

我一般都会用印象笔记进行随手保存,然后同步到电脑上处理。

如何使用印象笔记进行保存?

看图:

保存到你的印象笔记后,你就可以在电脑端对这篇文章进行拆解了。

常见的处理步骤是:

①分类

②贴标签

③内容编辑

经过上面三个步骤,其实这篇文章的最核心的观点基本上已经出来了。

拿今天我们这篇文章举例子:

经过我的编辑和整理,它的观点有三个:

1 是不是学的越多,挣钱越多?(The more learning, the more earning?)

2 什么是未来需要的“核心技能”?

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执行力),共情的能力(creativity, problem solving, empathy)。

最后还有一个是“持续学习的能力”,这需要发展的心态和好奇心。

所有这些未来需要的核心能力,其实这不是未来,也是过去和现在大的核心能力,只不过这在未来的“机器时代”会更加重要。所以简单地理解,面向未来的教育,应该围绕这些核心的素质和能力。

3 终身学习的进展不能减少不平等,而且更令人沮丧的是,反而可能会加剧不平等。

原因是重新学习一种技能,需要有一定的积蓄,还需要有时间,所以对有一些钱,并且对自己的时间有控制权的人来说更容易,当然在这之外,还需要有学习的欲望。这也不是人人都有的。

对那些“底层”的人,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学习意愿,没有时间,没有文化基础等等)即使有近在指尖的免费课程,他们也不会来用。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些平台实际上事与愿违地加剧了不平等。

千万不要小瞧这个整理的过程。

举个例子,你家里满屋子的书,如果让家政服务的阿姨来帮你整理书架,她根本下不了手,因为她不知道如何分类,更不知道每本书里有涉及哪些特征(标签),更别提怎么去书架上找书了。

但是你可以,如果你对自家书架做过分类,整理,并贴上标签。你就可以随时去书架上找到你收集的任何一本书了。

对待公众号文章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你可能会问:这样的过程好复杂,每一篇文章都要花这么多时间的话,那岂不是要疯掉?

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批量处理。

先收集放到一个“收件箱”的位置,简单贴上便签,放到云笔记中,等待需要查资料的时候,再直接在云笔记中检索,就可以“同主题处理”了。

所以,你别看我每天会收集十几篇文章,我基本上分个类打个标签就不看了。这个阶段我关注的是我关注的领域的信息的收集,以及方便我后面能随时找到就可以了。


对内容进行了一些个性化的编辑,将文章的观点全部提炼出来,我们仅仅是到了知道了作者讲了什么地阶段。这个阶段是从数据到信息的过程。

但这些信息都是作者的,我们需要变成我们的。这一步是知识的内化:从信息到知识的过程。

学习的过程就是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理解去和新知识碰撞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结果以后两种:

要么是发现还不如自己的认知,那就抛弃;

要么比自己的认知高,那就替换。

这个过程就像是你在淘来了一个包包,要么你试了试发现不合适,就退货;要么你觉得比你原来的同款式的更好看,于是就把原来老得丢掉用新的。

比如文中提到了未来核心能力,如果你之前读过《全新思维》,里面也讲到未来的6大能力,你就可以发现原来是书中的观点更全面,更系统;但作者在文章提供了很多中国本土的教育案例,可以补充原来你读书指导的内容。

如果你恰好买过古典老师的课,你会在他的课程里面听到他结合他的经验给未来能力的解释和说明。

图片来自古典得到<超级个体>

内化知识:就是结合你现有的知识,对新的知识进行处理(整合,迁移,丢弃)。


如果让你来对[终身学习]做一次分享,你会怎么讲?

你会发现,就算你看过同一个主题很多类似的文章,但是当你要自己写一篇文章的时候,你还是不知所措。

这也容易理解,你从不同的文章中拆过来很多砖头,这些砖头并不能让砌成一面墙,你还缺少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叫做知识脚手架。

你需要借助这个脚手架,将不同的砖头(知识块:例子,观点,方法)组装起来,放到不同的位置上去。

这个脚手架,就叫做“框架”(思考模型)。

我们表达,阐述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常常会用到这些模型。

为什么说思考框架是如此的重要呢?

理由有三:

一是可以更加高效;

二是可以大幅减少无效沟通;

三是可以俯瞰全局整体把握。

比如我们向别人介绍一个工具,最普通的模型就是5W2H:

这是什么(what),有什么内容(which),为什么我们要知道(why),我们怎么用(how),用到哪里(where),什么时候可以用(when)。

思维框架很多,我们学习一些常用的,然后平时不断收集,为我所用就可以了:

SWOT:优势劣势分析

FAB:即属性,作用,益处的法则,按照这样的顺序来介绍,就是说服性演讲的结构,它达到的效果就是让别人相信你的是最好的。

SMART:目标定义

PORT:目标达成模型(目的、目标、成果、任务)

鱼骨图:核心问题分析

MECE: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也就是对于一个重大的议题,能够做到不重叠、不遗漏的分类

GROW:G(Goal setting):代表确认员工业绩目标; R(Reality Check)是现状,要搞清楚目前的现状、客观事实是什么;寻找动因; O(Options)代表寻找解决方案。

EAT:认知、感受、理念

更多的模型可以阅读《查理芒格的智慧》,《从达尔文到查理芒格》,或者去MOOC上听密歇根大学的公开课《模型思维》。

任何一篇文章,你得到的可能是一个“脚手架”,也有可能得到的是一些你可以砌墙用的砖头。

所以,我们在判断一篇文章有没有我们可以用的知识,就是看两点:

一,是不是有帮助我们填充我们的思维框架的素材和案例;

二,文章(书籍)的主线是不是一个成熟的思考模型;

所以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骤是清楚的能够分析问题,而分析问题最重要的工具就是你思考问题的模式。

所以我专门在自己的云笔记中创建了一个文件夹,来收集我平时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思维模型。

学习思维模型实际上就是在学习解决问题的套路。

阅读一篇文章,一本书第一层的学习是:获取知识;也是我们经常在追逐的,但是随着信息量不断增加,我们就会被每天不断更新的知识搞得精疲力尽。

成甲在《好好学习》中提到了一个名字给上一种学习方式做了一个定义叫做:“技术效率”。

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不断掌握具体工作场景和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在努力提升技术效率。在这种模式下,我们每天的目的就是获取知识。

但是如果我们的学习是了解问题的本质,了解解决问题的底层规律,能够让我们认清问题表象背后的实质,那我们就是在提升“认知效率”。在这种模式下,我们会发现很多看似新的问题,其实只不过是狡猾的就问题换了一身装扮而已。

所以,一天就算你只读一篇文章,你只要学习了它的叙述的逻辑,思维的框架,你也可以用这个框架去应对无数的知识了。

比如当你领悟了金字塔原理,你知道了结论先行,你在读任何实用来文章的时候,你就会关注段落开头和结尾是否有结论,这样将大大减少你获取信息的时间。


从一篇文章,我们学习了拆解,学习了内化,加入自己的观点,然后我们学习了如何用思维模型帮助我们去重构,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去做分享。

我们好像已经走了很长的路,但还没有结束,从知识变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还需要一个动手练习的阶段。

比如你知道了未来需要的六种能力,你也写文章或者讲给别人听了,但是这并不意味这你具备了这六种能力。

你需要刻意练习。

很多参加很多培训,上了很多训练营,做了很多笔记,懂得了很多知识,但是死就死在了动手练习上。

从一篇文章的重点到变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大概就是从信息到知识,从知识到能力的过程:

把文章拆了-从信息中提炼知识

加入你的的观点-内化知识

分享出去-重构知识

刻意练习-应用知识

知识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们可以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为什么有的人能靠知识挣钱,而有的人不行,功夫都在今天的这四个步骤里了。

按照80/20法则,20%的人会看完这篇文章去安装印象笔记,20%里面再有20%的人会去在电脑端整理自己手机的文章;而最后能把文章中的内容变成自己的内容,并转化自己的能力的,又得再乘以20%了。

你会停留在那个阶段呢?

我是彭小六,畅销书作者,行动派 出版和线上教育总监

希望今天的内容对你有启发。

END.

广告不要看:

最近彭小六和简书团队合作,做了一个“死磕成长,一起变现”的私密群。

我每天早上6点进行热门书籍领读,同时也分享如何利用简书和自媒体进行变现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了解更多,可以点击:彭小六私密群招募公告:跟随“简书一哥”的脚步,你随时都可以参加,但3月1日开始,我们会将价格上调50%,手快还有名额,期待你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