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分享如何搭建一套流量循环系统之前,大家可以先回顾一下自己以前遇到的流量问题。
是否存在做完一场活动以后 ,无论这次是用的裂变还是其他的形式,你都会为了下一次裂变感到痛苦,担忧无法起到好的效果?
反正我以前做的过程中是这样的 ,我相信大多数人也是这样的 。我们以前做流量的时候,更多的是思考如何通过一次裂变海报或者微信群把流量做的更多。
但是这样只能使公众号的粉丝数量变多或者个人号的粉丝变得多,群变多 ,那么我们搭建流量循环系统的目的是什么?
它的目的就是使流量能达到持续性。
二 、怎么去搭建自己的流量循环系统
说到这,大家可能还没理解要怎么去搭建自己的流量循环系统。我就以知识付费为例子,我把知识付费行业分为三个类别。
第一个叫自营平台类 ,自营就是自己做粉丝,然后去卖课或者卖货,这类叫自营 。
自营类又有分为两种 ,一种是做IP类的平台,就是做个人IP的平台,比如说得到这里面的大多数的用户是因为罗振宇过去的 ,这种平台就很考验IP这个人内容输出的能力。
另外一种是企业类平台,比如说喜马拉雅这样的音频FM平台。IP类的平台流量循环的框架都很简单,因为IP自身就是流量的挖掘机 。围绕这个IP做内容的框架或者说IP的加持度就是他们做流量的框架 ,不太需要说搭建一个团队去专门搞流量。
企业类的流量框架一般会寻找比他小的又有用户的流量池,这类平台只有做出来很多的用户,公司的营收才能更高,这类平台通常都会做的一个动作就是去做派单投放 ,这是他获取流量的主要渠道。派单投放这个要怎么理解呢?比如说喜马拉雅上新了一个课程,公司在自己的公众号或者自己的流量池里推广叫自营卖钱,但是公司把这个课程给到其他平台去推广就叫派单投放。
第二个叫加盟平台类 ,相当于代理商形式,它靠加盟商去导用户到平台上,加盟商自己去卖课或者卖自己的商品 ,比如说千聊和荔枝,它们就属于这一种加盟商类的平台,加盟商这类的平台 ,它的流量切入点一般是工具,千聊和荔枝就是给讲师提供了一个直播工具,只要讲师在平台上开课 ,他就会带一大波人去平台上听课,在多个讲师聚和在一起的流量,就形成了加盟类的平台 。这类平台的流量框架就是这样一种无限的寻找讲师,让讲师不断的开课 ,然后讲师就会不断的带来新的流量。
第三个就是传局类平台,这一类平台属于二级平台,就是比较小。这种需要你先做一个平台 ,这个平台既没有流量也没有讲师,你承担的是一个课程策划者,去挖掘讲师来帮他策划课程 ,又去找流量平台方去投放课程,合作之间产生利益的分成 。这就相当于我们是去做一个中间商传局,第一个传的是老师 ,第二个传的是流量方。这类的平台是没有流量框架的。
讲完上面的这些,我们开始着手打造这个体系的时候又有哪些重要的点?
第一,设计好你的承载体 ,最好有两个以上,比如个人号和群。
第二,让两个以上的承载体相互关联。比如说个人号和公众号关联,在公众号有个人号的入口 ,并且在个人号一定要推公众号。
第三,在这两个承载体上放流量产品作为诱饵,在个人号、公众号或者群中 ,主要是两个载体以上的,都要放诱饵,然后这个时候你会发现 ,无论是到哪一个载体上,流量都会实现裂变 。
第四,为这两个你植入的流量产品设置裂变 ,一般有设置转发 、分销、拼团以及集赞的形式,比较常用的是转发和分销,所以你只需要设计好转发和分销就能实现裂变。
第五 ,要持续不断的给你的产品增加诱惑力,也就是说在流量产品上要持续加持作用,把诱饵的这种诱惑性不断的加强。
第六,裂变的任务难度 ,需要不断的降低,比如说在设计裂变阶段的时候或者在设计任务难度的时候,如果你邀请或者转发以后要带来100个人才能获得 ,那么你会发现这样根本裂变不起来 。
所以这个地方需要注意一点,就是需要不断的给诱饵加持,让它的诱惑度更强 ,不断的给任务降低难度,这样才能保证流量的正向循环,这个过程你就会发现参与的人基本都会帮你去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