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同一个新闻信息 ,为什么有的人一看就能从中找到商机,并且赚到钱。而有的人却在人家赚到钱后,也没看懂到底哪里出了商机?
这种案例我们应该每个人都经历过? 要么我们自己就曾经在各种碎片化的信息中发掘过商机、赚到过钱,或者身边曾经有人这么干过 。
哥有个做服装的朋友 ,每年靠各种选秀节目,爆款影视作品的服装赚至少7-8位数的钱。
每年的央视春晚吸引着几亿人观看,有些节目里的明星 ,他们的服装特别新颖时尚。
当大部分人还沉浸在发朋友圈讨论哪个明星的服装好不好看的时候,眼尖的服装商家早已在网店里上新了,动作快的 ,可能连打版都打好了。
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网民真争气 。看个春晚的功夫,人家就把大钱给挣了 ,就说你服不服气。
1 、世上大部分的商业,都是基于信息差的存在。
比如中间商,二道贩子 ,批发商的存在就是依靠于信息差,我们这里不探讨中间商的必要性,仅作研究用 。
信息差的根源,是卖家和买家之间产生了信息不对称。
小和尚下山去化缘 ,老和尚要叮嘱,山下的女人是老虎,你可千万不能碰。
和尚们待着的那座山 ,山底下只有一个小村子,人烟稀少,村里面只有少得可怜的几个女人 ,老和尚化缘去得多了,早就轻车熟路了 。
僧多粥少怎么办,当然是强者通吃了。
师傅都不够吃 ,怎么轮得到你小和尚,这不得好好给你洗脑,女人是老虎 ,要吃人。(从古至今,我们的律法和寺庙都没有规定和尚不能谈恋爱,我们经常讲的“戒色”是指让他们不要沉迷女色 。)
小和尚涉世未深,知识量也不够 ,成功地被师傅玩了个信息差,训练得乖乖的,每次下山化缘遇到女施主们主动邀请 ,小和尚都逃得远远的,阿弥陀佛,女施主请自重…
后来小和尚慢慢长大了 ,看着师傅每次山下化缘回来都红光满面的,小和尚急了,跟师傅说我得下山找女施主们化缘去。
师傅说 ,那些可都是老虎啊,你不要命了?
小和尚说,啥命不命的 ,就是不想活了。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像这种老和尚小和尚之间的关系其实非常多 。
很多有悟性的年轻人去拜师,没过多久就能够掌握行业的核心机密,年轻人当然不会满足于当学徒赚的那点钱 ,想自立门户,或者向师傅争取更多的利润,这都是合情合理的。
做生意 ,讲究的是投入产出,给公司赚得盆满,干活的人分到少得可怜 ,这种关系肯定不长远的;
还有师徒关系,真正科学合理的关系,应该是徒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以后比师父能干,赚得比师父多。
但是这种关系下,很多师父更会用感情道德去约束徒弟 ,把徒弟赚钱却分钱少这种事情想得理所当然,这种关系也注定不会长远。
其实不管是师徒,还是公司生意,最科学的方式就是 ,在那些“愚钝 ”的徒弟和下属身上赚小钱(能力普通,产出有限),在那些天资聪慧的徒弟和下属身上赚大钱(放权给他们 ,让他们去闯荡更大的天下,或者去投资这些自立门户的人,赚未来的大钱) 。
什么是合理能长久的关系?相互尊重 ,利益分配公平。
有天资的徒弟员工和小和尚一样,迟早会发现师傅隐藏的秘密,这个时候应该坦荡交流 ,分配利益,而不是靠道德约束。
当师傅的太贪婪,徒弟迟早会离开 。
在中国互联网江湖上 ,有很多创业大佬,甚至在公司冲刺IPO的时候被前东家举报,这种恩怨情仇其实是挺可悲的,抛开竞业协议不说 ,正常的商业竞争背后,其实还是老东家和有能力的下属之间利益分配不均的原因。
中国有句古话,叫财散人聚 ,把钱分出去,把优秀的人留在身边,公司甚至能够获得更高的成就。
要知道 ,在合法的商业竞争条件下,道德,是最廉价的东西 。
2、再说说个人能力这块 ,个人能力决定了人生上限。
我觉得个人能力包括专业能力,以及情商和财商。
每天都有几十个新朋友加哥微信,大部分都是有意向做网络赚钱的朋友 。
很多人私信微信咨询 ,我问一句他再答一句,就像审查一样。
如果是上来发了红包再咨询的,看在钱的份上,还能稍微容忍。
但是那些没有发红包 ,还有一句没一句的对话的兄弟,你到底是咋想的?
昨天在我们圈子交流群里,有个大佬发了一张聊天截图 ,特有意思 。
有个粉丝添加了大佬的微信,上来就介绍了自己,条件怎么困难 ,有多需要贵人相助赚钱,看过大佬的很多文章觉得不错,所以加了大佬微信来咨询 ,有没有赚钱的项目带带他翻身。
大佬回复,不好意思,暂时没有 ,后期有的话保持交流。
这位粉丝急眼了,啥,我敞开心扉认真敲下这么多的字,你就回复我一句“没有”?你到底有没有真本事?
大佬不再回复 ,反手就把截图发我们群里。
这张图在群里很快就引发了众多大佬的支持:没发红包来咨询,还这么不懂礼貌,谁愿意带这种人挣钱?活该穷啊 。
吐槽的气氛越来越浓烈 ,其他大佬纷纷贴出来自己遇到的各种奇葩,这些案例的特征超乎想象地一致:没有主动发红包,索要项目 ,寻求咨询帮助,不懂礼貌,急于赚快钱等着翻身…
看着群里大佬们发出来的各种槽点 ,哥翻了翻自己微信,哎,真所谓天下网民是一家啊 ,行为方式都差不多惊人地相似…
很多人觉得我加老师的微信,只是咨询个问题而已,对于老师来说只是举手之劳,我现在又没挣钱 ,不发红包是应该的,等我挣了钱,我一定会加倍感谢…
或者想着老师自己赚得多 ,不差这么点红包钱…
讲真,这都是我们一厢情愿而已,但凡是有点能力有点资源的老师 ,哪个不是手握三五个微信,每天有成百上千条未读消息等着他去回复?
咱非亲非故的,凭什么他就要来认真回复你的咨询呢?
哥家附近的早教中心最近贴了一张海报 ,搞活动促销,内容是“推荐一名客户成功,奖励300元现金。”
海报贴在大楼门口 ,格外醒目。哥看到后,心想:策划这内容的人就是个傻D!
我们身边大部分的人,其实是很介意亲戚朋友挣自己的钱,哪怕有些钱就是人家应该挣的 ,就像保险,房产中介,他们也会不舒服 。
理论上来讲 ,保险是正常家庭必须配置的一个参数,但是我们国人为什么这么反感保险?
因为大家都知道保险行业的提成高,但凡你来向我介绍保险 ,我就觉得你是想挣我的钱。
这就是典型的劣根性,贫穷的本质。
你家孩子去上早教了,分享到朋友圈的内容我看着挺好 ,我来咨询你,你很热心向我介绍,然后我去报名了 。
走进早教中心大门一看 ,好嘛,感情你这么用心介绍,是为了挣我这300块钱。
什么真心诚意,此刻都无法被这300块抵消掉。
只要你积极笼络旁人的 ,配合上显眼的利益关系,总是容易被戴上“吃回扣”的帽子 。
你要真搞促销返点奖励,必须得做到“暗喽喽进行 ” ,口头上答应每一个有意向帮忙转介绍的人,私底下奖励。
所以这都是啥玩意策划?站在甲方的KPI业绩需求角度的自淫而已。
3、再想想我们自己的社交方式,是不是很像这种自淫的策划?
我觉得大佬应该帮助我 ,我觉得我的能力会被大佬认可,我觉得不用发红包去打招呼…
有些还没开始就宣告的失败,是因为我们太理所当然了 。
哥以前做房产的时候 ,经常需要跑外地做市调。
俗话说得好,最真实的情况都在群众口中,做市调 ,当然不能少了大范围询问当地居民。
我们小组有个高材生,名校毕业,头顶无数象牙塔的光环,结果市调第一天就铩羽而归。
我们小组成员各个都是老江湖 ,深谙市调的精髓:入乡随俗 。
要打听当地的房租,投资回报以及流量,开发商的配套服务这些参数 ,就一定要和已经在路边商铺开店的老板们深入交流,随手买几包华子,进店后先别着急打听 ,先买东西。
随便买点东西,再给老板递根华子,一准儿能够拿到你想要的数据。
很多人问路 ,打听东西,上来就问,你好 ,我想问下这里的租金多少,这里开店能赚钱吗,这里人流量怎么样…
抱歉,不太清楚 。这是大部分人的正常回应。
中国人为什么很讲究饭局文化?抽了华子 ,推杯换盏了,咱就是自己人,可以推心置腹交流。
别说没发红包 ,没买东西了,上来就问,没任何前戏 ,换你自己,你乐意吗?
《不差钱》小品里的鸭蛋儿最后发言:毕姥爷,我家里怎么怎么穷 ,怎么怎么困难,我特别需要这个机会…
想想看她发表这个感言是啥时候?交流结束的时候,打感情牌的时候!
刚跟毕姥爷谈事情的时候 ,老家土特产拎了一堆!
尊重那些咱看上的大佬们,诚意到位,自己准备充分了,咱是一定能够获得回应的 。
有朋友问了 ,要我发了红包,给他天天打赏了,他都没带我玩 ,没介绍赚钱项目给我怎么办?
投资赚钱,千万别想着稳赚不赔,有这个心态 ,大概率成为韭菜。
投资大佬就像投资组合,分散投资,重点发展 ,只要有一两个成功上位,那么整体的投资回报率必然是极高的。
如果已经按照我说的这么做了,而且全军覆没没有赚到回报 ,那就说明你的眼光很有问题 。
经常有粉丝问招财大牛猫,您看这几个ST的股票适合入手吗?
大牛猫每次的回复都是一样的:有几百上千个股票可以挑,为什么非要在粪坑里找肉吃?
把时间精力花在那些人品好,口碑好的大佬身上 ,去投资他们,学习他们,打磨好自己的能力 ,有朝一日必能上位。
祝各位早日发财,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