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方面,就不得不佩服做生意的卖家了 ,正所谓“买家永远没有卖家精”。
一堆营销组合套路,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双11等等的节日包装就不说了,最牛X的是各种营销宣传中 ,那极度迎合你心态,各种花式包装、各种鼓吹精致轻奢的及时享乐消费观 。
这里面,我个人感觉最毒的一句,莫过于—“钱是赚出来的 ,不是省出来的 ”。
让本来还在消费犹豫的你,一下子就给装进去了,花呗不够、白条来凑 ,信用卡不足 、各种网贷来补。
加上各种精致轻奢的消费思想侵蚀,很容易陷入一发不可收拾的境遇 。
这话毒在哪儿?
它偷换了一个概念,好像有了花钱的欲望 ,才有了赚钱的动力,好像只要花钱多了,就能开阔眼界 ,提升格局。
这话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有两个更为致命的潜在诱导误区:
1,鄙夷普通人的抠抠搜搜 ,向往所谓“成功人士”的潇洒豪爽。
但当个“成功人士”就难多了,对比下,好像学习下“成功人士 ”、模仿下“成功人士”的潇洒豪爽,就容易多啦。
2 ,鄙夷普通人的胆小谨慎,向往所谓“成功人士“有足够胆量和魄力去追逐自己喜欢的东西 。
不会像普通人一样,被一些繁杂琐碎给绊住双脚 ,不会只纠缠于眼前的苟且,更关注远方的诗和田野。
但当个“成功人士”就难多了,对比下 ,好像学习下“成功人士 ”的胆量魄力,就容易多啦。
可惜的是,以偏概全的虚荣落差 ,其实不过是打肿脸充胖子,和轻狂无知的莽撞冲动 。
类似的毒鸡汤论调,时至今日 ,依然热腾喧嚣。
本来实质上只是给控制不住消费的人,找了个自我安慰的借口,但是非要自我催眠成可以让人成长前进的动力。
大道理谁都懂,但事到临头 ,人总会自己说服自己去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加上互联网各类资讯平台 ,投其所好的算法迎合,错的只会狭隘偏激的越来越错 。
乃至最后自己为这个错误付出惨烈代价。
老话说,“小富靠俭 ,大富靠天”,人人都奢望有个“大富靠天”的机运,从而一步登天。
但却漠视这“小富靠俭 ”的踏实 。
因为经过多年消费主义和投机冒险的渲染 ,很多人本能的觉得“小富靠俭”的存钱、储蓄没用。
但事实上无论你做什么事儿,都是需要原始积累的,都是需要一个基本的门槛的。
举个很现实的例子 ,大家可以去市面上看看,任何一个涉及“金融”字眼的赚钱项目,门槛起码都是50万块人民币 。
可以笼统的说,你没攒够50万块人民币之前 ,扯什么“大富靠天 ”都是痴人说梦,指望任何“空手套白狼 ”的奇迹,都是不切实际的妄想。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 ,并没有那么多“空手套白狼”的奇迹。
抛开各种规则漏洞不说,如果有这种所谓的“奇迹”,那么不是别人骗你 ,就是你骗别人。
前者为你默哀,后者劝你善良 。
至于为什么不说“规则漏洞 ”了?
因为这是少数圈层信息垄断的私有福利,寄希望于一个普通人简简单单 、或者近乎廉价的代价都能得到 ,那这跟白日做梦没什么区别。
而现实更残酷的是,骗子往往也最喜欢利用这种不切实际的“白日做梦”,来对你进行诈骗犯罪。
因为你“饿到短视”的贪婪 ,就是骗子们最好的陷阱饵料 。
雪中送炭不常见,雪上加霜倒是常有,这也是大多数人越来越穷,境遇越来越糟糕的原因之一。
这么想想 ,这次惨痛的疫情也是一件好事,别的不敢说,起码可以让很多人有这个机会醒醒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