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餐饮圈有个小小的变化:印象中喜欢隐藏在小街巷中的小酒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繁华的商业街上 ,甚至进驻到商场内 。在这波风潮之前,日式的居酒屋和成都街头的酒馆已经在国内走红,成为年轻人们的打卡地。
而从今年年初开始 ,奈雪、桂满陇 、星巴克纷纷开出酒馆副牌,是为了凑热闹,还是做酒馆的时机已到?
1、大牌开始在一、二线布局酒馆生意
一首《成都》 ,让玉林路的酒馆活跃在人们面前。在成都本有的慢节奏气息中,小酒馆成为随意舒适生活的缩影,而这种生活正是每天倍感压力的都市年轻人所向往和需要的 。
“小酒馆的情感导向在于‘慢’,在于社交和解压 ,这正是它具备的独特属性。”奈雪的品牌负责人说,而依托原有的品牌调性,善于创造空间的奈雪打造出可以和闺蜜一起“促膝长谈 ”的场景 ,为女性朋友延伸第二个社交场所奈雪酒屋。
一位餐饮人说,其实这波酒馆风本质上和日式的居酒屋没有差别,都是让人放松的场所 ,但中国式的酒馆可以更具市井气 。比如桂满陇在上海长宁区开出的“咬金·唐风卤香酒馆”,饱含浓浓的国风,既视感是 ,将以往文人侠客们在小酒馆里的快意恩仇照进现实。
目前市场上的小酒馆模式多趋于一致 ,下酒菜不仅以川菜、江湖菜为主打,而且凉菜居多,制作难度不高。至于果酒 ,虽然每家店都强调自己的果酒“独门自酿”,但实际上味道差别不大,这就使得品牌辨识度非常低。
“小酒馆其实就是‘餐+饮’休闲餐饮模式的更新和延伸 ,酒饮这一部分虽然被强化作为吸睛点,但并不足以成为壁垒 。”西哥表示,理论上任何投资不大而回报超过传统餐饮的餐饮形式都可能流行 ,但同样会因为门槛低,容易一哄而上,最后和茶饮一样变成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