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碰到一个同学,信佛,想做一个网站 ,弘扬佛法的。
我说,这个可不能乱做,要到宗教局备案的 ,不是吓唬你,私人做了可能是要坐牢的 。
他开始只是信佛,后来发现这个是一个疗程,佛教、中医 、国学。
信了之后还得找老师 ,一般是一个老和尚,天天四处瞎逛,人气都还挺旺 ,反正到哪都不用花钱,有人请吃饭有人买车票。
他们都认为佛教、中医、国学都是国粹,需要我们好好的保护和传承 。
但是有些人认为无论是文化还是语言这类的意识形态的东西 ,还是一些物质类的产品,只要他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被淘汰就是必然的 ,只是时间问题。
抢救?不过是螳臂当车而已。
几个人一起聊天,无意中聊到富士山旅游什么的,不知道他怎么就来了一句 ,要坚决抵制日货,中华民族要永远与日本为敌 。
我想为什么不能学习人家小日本呢,人家就知道搂着美国的大腿,经济一体化 ,多学习人家挣点钱不好吗?
我想起来我儿子说的一句话,美国和日本可不能倒闭,我用的手机平板还有游戏机都是日本美国的 ,他们要是倒闭了我玩什么?
没必要这么敏感,赚钱才是硬道理。
幸好这话我没说。但是另外一个朋友说了,结果被我这个信佛的同学认为是丢失了中国民族的骨气。
我看了一眼这个朋友 ,他低头给我发了个微信,写了几个词:爱国 、抗日、抗美、中医 、学佛、国学、傲气!
我给他回了一个:忘恩、忘本 、拜金、亲美、亲日!
这位同学老想为佛教做点什么,我认为不管干什么 ,越有钱了越容易传播 。
寺院推广,最应该学习的就是我们河南的少林寺,把少林寺三个字当成一个品牌来运营 ,就是个商业化的项目,越有钱,渗透力越强,2019年一年少林寺接待游客300万 ,想想这数据,什么样的网站能有300万的uv,而且每个uv的浏览时长都超过一个小时。
何必要以穷为荣呢?
他认为辽宁的大悲寺才是真正的寺院 ,模范中的模范,现在还是苦行僧的模式,根本不接受游客捐赠 ,就是方丈也是衣衫褴褛。
我当时在想,传个烂衣服就是虔诚了?
当你非要觉得这种形式是修行的时候,那你是不是着相了呢?
南怀瑾 、赵朴初都提出了居家修行的概念 ,不需要去寺院了,也不需要挂像了,也不需要佛像了 ,佛在心中,无处不在,何必非把他固定住呢?
你穿什么衣服,住什么房屋 ,都可以修行 。
有人提过一个观点,就是这种需要通过寺院来表达自己信仰的方式其实跟中介差不多。
因为你在家里,想跟佛祖对话 ,但是对不了,你必须要对着佛像才行。
那怎么办,只有去寺院 。
只要有中介 ,就必然存在腐败。
听说有寺庙的地方,存款前几名的都是方丈。
最终,这种现象一定会改变的 ,打倒中间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