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嘛 ,本来就是奔着钱去的,别扯什么情怀、爱好,最终你会发现,有钱的时候 ,你的爱好数都数不完 。
有个兄弟,三月份的时候就开始摆地摊了,在郭嘉没出相关政策之前。在我们这三线城市 ,一天的伙食费不到三十块,一个月只要千把块钱就够活了,当然只能算活着。
可能是因为前段时间 ,大家闷坏了,晚上出门散步的人特别多,生意好的时候 ,他三天已经赚到了一个月的生活费。
他是卖小孩子玩具的,当家长带着小孩路过他的摊位,耐不住小孩的撒娇 ,家长会花个十几块钱让小孩开心,是非常乐意的 。不过,自从“摆摊经济 ”的风来了之后,他总感觉不踏实。
原本一条街上没几个摊位 ,现在已经成了摆摊一条龙,很像那种时不时来一阵的美食节 、购物节的景象。
摆地摊其实真算是一门垄断性的生意,在某个街道 ,来散步的人,大多都是方圆五公里的人 。这些人,都是被动流量 ,他们假如有在地摊上消费的需求,其实选择也没那么多,购买的决策时间短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其次竞争不大,每个摊位卖的东西都不一样,而且摊主多半是附近的居民 ,不会是跨个几百公里、几万公里跑过来摆摊的,那很不划算。
以前啊,我不太看好实体 。但仔细一想,实体确实有实体的优势 ,这也是互联网的局限性。
互联网显然不太一样。大部分人能涉足的赚钱模式依然是卖产品,互联网各个平台解决的只是曝光问题和流量问题 。
从买家的角度来看,如果他们有消费的需求 ,只要在有网络的地方,打开手机滑一下,点两下 ,瞬间就能完成下单的流程。这样,如果你在网上卖东西,从理论的层面来看 ,潜在客户便是十几亿的网民,如果每个网民给你一块钱,那你就有……
在网上“摆摊”并不难 ,简单到你注册一个微信号,都可以在朋友圈开卖了。或者愿意花点钱,就去电商平台开个店铺,做做推广 。
关键是 ,你要到哪里找客户?
线下摆摊有附近五公里的走动人群,这是稳定的被动流量,并且是免费的。在线上 ,流量分布在各个平台,但每个平台的规则和玩法是不一样的,只有找到合适的平台 ,用正确的姿势获取流量,才能把产品卖出去,然后赚到钱。
比如电商平台 ,平台本身砸了大量的广告在做推广,以淘宝、京东、拼多多为首的平台,上面每天都有大量的被动流量。如果你是个卖产品的 ,肯定要去开个店入驻,占个摊位,这样才有接纳流量的容器 。
但跟线下摆摊不一样,平台之所以是平台 ,它有自己的管理规则,跟郭嘉的摆摊政策一个道理(郭嘉就是一个大平台),并且作为商业平台 ,它还要恰饭。
于是,它要规范各个店主的行为和规范,如果谁愿意多交点保护费 ,就给那谁多一点曝光,有曝光自然就有流量,有流量才有可能带来销售额。
这只是电商平台的粗略理解 ,它们背后的逻辑可复杂多了 。
再比如搜索引擎,以百度 、360、神马为代表,它们本就是中华民族的庞大信息库 ,只要网民有问题,可以直接去上面搜索相关问题,就能找到相关的解答。每个人每天都在产生问题,所以过去的搜索引擎其实就是互联网的第一道门。
我们卖产品的 ,为什么要了解搜索引擎?举个例子,有个人今天准备买空调,但不知道哪个牌子好 ,要看什么参数?
于是,他得去搜索引擎上找相关的答案,如果你刚好写了一个优质的答案 ,那他有很大概率会去找你买空调,或者根据你提供的“线索”去下单 。
当然,搜索引擎带货只是很小的一个领域 ,更多人是把搜索引擎作为一个曝光点,再通过接广告来赚钱的,那是另一种变现方式。
再比如自媒体 ,自媒体平台可太多了,图文类的如公众号、头条号 、百家号等,视频类的如b站、抖音、快手等,音频类的如喜马拉雅 、得到等。从用户方来看 ,因为这些平台上有他们想看、想听的内容,所以他们才在平台上停留、活跃 。
如果你是卖产品的,思考一下 ,你的产品能做成什么内容?这些用户为什么要看你的内容然后关注你?
自媒体带货不是摆摊,核心是内容,不要一上来就大声吆喝 ,狂发广告,一是扰民,平台不同意;二是没什么信任度 ,用户不信任人,自然不会买你的东西。
自媒体最重要的就是内容,你要卖什么产品 ,围绕它去做内容,这便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财富积累之道。很多自媒体的人,失败的原因是他们真把自媒体平台当成摆摊的地儿了 。
经常有一些玩家来问我,引流怎么做?推广怎么做?他们的现状一般是:
有一款产品 ,但是找不到合适的渠道卖出去。
上面说的摆摊 、电商平台、自媒体平台等,都是渠道。但是,每个产品有每个产品的特性 ,产品始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因此要根据产品来选择流量平台。
比如卖奢饰品的商家,他大概率不会到拼多多去做大量推广 ,即使拼多多有几个亿的用户,但几乎没有他的精准客户 。
相反,他有可能到一些只有几千万用户的平台花重金推广 ,如果刚好那个平台的用户群体是奢饰品爱好者,衡量一下投产比,这很划算。
互联网的风总是一阵又一阵 ,有时候知道太多,并不见得是好事,只会徒增烦恼。之前口罩狂潮的时候,我本身有些渠道 ,纠结过要不要发点横财?
后来一想,还是算了,快钱赚着不踏实 ,来得快去得也快 。
过段时间,肯定又有一大波自媒体撰写“摆摊经济”的落败故事,而那些故事中的主人公 ,往往不是那些扎根在摆摊行业多年的老师傅,恰恰是那些追逐风口的后浪们。
我不喜欢哗众取宠、虚张声势的赚钱方式,那样的姿势不好看 ,也不长久。找准一个产品,围着它去做内容 、做推广,然后稳稳当当地赚钱 ,它不香吗?
赚钱的确不是轻松活儿,也没有人整天举着相机给你拍视频,写励志的故事 。反正我是没见过哪个创业成功的大佬,逢人就叫喊“我要发财、我要做百万富翁 ” ,抱歉,钱可不是喊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