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想创业时,我只是有一个梦想,能拿出手的也只有一腔热血而已,更没有考虑过风险 ,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那时,我认为创业嘛,只要找个有人的地方 ,加上手里有钱,就没有做不成的 。
就这样开干了。
事实也证明我还是太天真,被现实无情的打脸了。
在最迷茫的时候 ,看到了舟哥前面写的,关于什么时候才应该创业,对照一下自己 ,真是完全吻合啊。
后来,就天天翻之前的文章看,也算自己运气好 ,现在生意慢慢稳定了 。
但却更加迷茫了,为什么呢?
感觉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很多时候看着好像懂了,到用的时候却不能融会贯通。
这也是很多人遇到的问题 ,对于一个有创业梦想的人来说,应该怎么去学习呢?
不知道有几个人还记得,李舟前面分享过的体系思维。
有的人看了很多书 ,但却不能学以致用,就是因为没有把知识连贯起来,形成自己的一套体系 。
不要以为看得多就行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那真的没用,过段时间就忘了。
不信问问自己 ,上个月看的一本书,现在还记得多少?
要想真正的理解,李舟认为最好的方法还是输出 ,不管是写也好,说也行,反正就是要把学过 、看过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加工一次。
对于创业,有哪些好的学习方式?
一、什么都不管 ,先做起来再说
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边实践,边学习 ,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一个道理,但弊端也明显,家里底子差的 ,经不起这样折腾 。
小王接了一家奶茶店,接过来后,因为自己资金不够研发新产品 ,只能继续做上一家的。
上一家是加盟性质,所以又搞不到原料,现在自己做出的东西不太好吃。
房租需要1万多 ,加上隔壁的竞争,熬了3个月,实在撑不下去了 。
听着是不是很熟悉,相信你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
不是有个数据嘛 ,第一次创业成功的概率太小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什么都没有准备好 ,直接冲进去了。
小王犯了哪些错?
1、在准备不足之时,就敢贸然接手月租近2万的门店,这个价格真不是新手能承受的 ,花钱容易赚钱难啊 。
2、都开张了,也没清晰的定位,甚至连主打产品都不知道是什么 ,还继续去卖上家的产品,如果上家卖这个赚钱,干嘛急于转让给你?
明明知道上家是加盟的 ,你又没原料,靠自己摸索做出来的东西,只会比上家更难吃。
3 、在接手之前,同行的竞争都是显而易见的 ,店面摆在那里嘛。
去做过市调吗,知道人家的口味和价格吗,自己有什么核心优势 ,可以在他们之中脱颖而出?
很多新手,早期盲目乐观,认为开张后就会很多人来吃 ,然后3个月收回投资,以后就是每个月持续增加利润了。
一个月能赚多少钱,一年能赚多少 ,估计账都算好了?
不过,一旦遇到困难,发现跟想象的不一样时 ,情绪变得暴躁,乱发脾气,也不知道怎么解决困难 。
对于这样的人,都是为了创业而创业 ,博的是老板这个头衔,别人喊的时候,听着舒服 ,而不是当成事业来全情投入。
当然,就算失败了,也能收获不少经验。但是有没机会东山再起 ,就很难说了!
二、以创业心态打工
其实,在你的工作中,一定是有很多机会的 ,但很少有人会用老板的视角来审视自身的工作 。
普遍的心态还是,给多少钱干多少活。
可是,隔行如隔山 ,任何行业都有潜规则,需要交学费的,更需要时间沉淀。
如果不断的换大方向,不但把时间浪费了 ,前面的积累也全归零 。跟猴子掰玉米一样,走一路丢一路,最后什么都没得到!
变成了样样都稍微懂一点 ,但样样又不精通。
创业就是要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点子不重要,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才是最重要的。
用专业能力赚钱 。
每天都有人问李舟怎么开始创业 ,什么项目能年赚50万?
这类人有个相同的心态,以为目前自己不赚钱,主要是因为缺少一个项目 ,好像只要有了项目后,就能马上财源滚滚了。
真的是这样吗?
任何一个赚钱的项目,背后需要付出的心力 ,团队磨合,运营模式,前期积累,哪个是能一蹴而就的?
所以啊 ,不赚钱,真的不是只差一个项目而已!
三、经常纸上谈兵
小时候,学到纸上谈兵这个典故时 ,李舟也是当做贬义词来看的。
但是后来慢慢长大,发现想提高创业成功率,还真得经常纸上谈兵才行!
怎么做呢?
简单来说 ,就是要有换位思考的习惯 。
在生活中看到的门店,要随时这样去思考,老板的业绩为什么好?为什么差?今天做了一个活动 ,对他的业绩能有多大影响?要是自己来做,应该怎么入手?
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一个店的运营。
上班时也可以这样做 ,凡事都站在比当下职位更高维度来想,时间久了,你自然能理解老板的决策。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很多人对考勤次数很反感,认为上下班打卡还能勉强接受 ,为什么中午也要打卡呢?
要是你站在老板的位置想想,是不是就很容易理解,也没那样多抱怨了?
以后自己有机会当老板后 ,就知道怎么设置制度,规定考勤更合理!
如果把创业当成进小黑屋,纸上谈兵虽然不等于实战 ,但至少能让你提前熟悉屋内环境,即使遇到陌生地形,也不至于手足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