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有朋友说遇到个难题,知道李舟之前做过多年社群方面的工作,所以让我帮他规划下,看接下来应该怎么做更好。
今年大家都不容易 ,所以这哥们年后也一直没去公司报道,在家呆了几个月 。他有一个前同事知道他的情况后,就拉着他一起做个项目。
本来人家是一片好心 ,这哥们想着反正也没事情可做,就抱着试试的心态尝试下。谁知做了一个月左右,还真的赚了一些钱 ,跟他上班差不多了。
于是,他就想自己独立搞,不再跟原来的同事合伙 ,因为之前说好的,带他做的话,要长期分一部分利润给同事 。
搞清楚来龙去脉后 ,李舟倒吸一口冷气,也对这哥们有了另外一番看法。
记得有一次,任正非和别人聊天,谈论到华为如何活下去这个问题 ,任正非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任正非举的这个例子是两千多年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他说都江堰之所以用了两千多年还在发挥作用,根本原因是都江堰有两个特点 ,“深淘滩,低作堰”。
而这两个特点与企业的发展和管理也有类似的作用。
他说,所谓“深淘滩 ” ,其实就是夯实自己的基础 。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任何人能一直厉害下去,不在于他能够调动多少外部资源 ,以及他如何眼花缭乱的展现自己。而在于他本身就具有高价值和扎实的基础,所以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时候,能够抵御风险。
都江堰之所以留名 ,一方面是他把洪水变的可控无害,同时又将洪水转变为农业耕作所必需的的水源,让当地农业条件极大改观 。
而“低作堰”说的就是利他,也就是共赢。企业要生存就要赢利 ,但并不是把所有利润留给自己就可以了。企业要利润,同时对于利润也要克制、节制,把自己的理论适当降低 ,让一些给客户 、上下游供应商 。
只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而只有整个供应链健康发展,才能够让整个产业健康发展。
这个道理不但适用于企业 ,对于个人来说也是如此。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有价值,不管走到哪里都能混的好、吃得开。如果自己本身没价值 ,那么你想要混的好,就只有依附别人 。
自己没有了主动权,一切都会变得虚无、不可控 ,一旦你依附的对象不再了,或者不让你跟着喝汤了,怎么办?
曾国藩说过一句很有道理的话:“独利则败”。
如果你把利益都自己占了,要么成为孤家寡人 ,要么别人联合起来搞你。
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就算是再亲的人,帮忙也是偶尔一次 ,把别人的情义当成理所当然,不但不会长久,反而有可能反目成仇 。
毕竟 ,没人是傻子。
你敢分利给别人,别人才会继续和你合作,给你带来更大的利润。只有利益 ,才是最牢固的连接器 。
就像前面那哥们,刚开始赚钱,就忘记了别人的好 ,想着吃独食了。先不说自己到底有那个实力没有,就这出发点,就注定很难长久。
为啥?
一个圈子毕竟就那样大,我们平时经常接触的人也不会太多 ,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人家这次看清楚了你的人品,以后有机会还会带着你玩?
这就是典型的见小利而忘命啊!
李嘉诚说他的长江和记能有现在的成就 ,有一个秘诀就是,他和别人分利润的时候,能够多让出一些给别人 。
很多人总抱怨没贵人相助 ,其实,有时候不是没人帮忙,而是自己表现得太急功近利 ,太斤斤计较了,一点亏都不愿意吃。
要知道,能让别人用是好事 ,说明还有利用价值。还没学会走路,就想着跑了,这样能做成什么事情嘛!
学艺之人,都有个当学徒的过程 。如果刚入门 ,就想着独立门户,把师傅一脚踢开自成一派,最后的结果 ,不但不能得偿所愿,反而会失去信誉,被真正想帮你的贵人所抛弃。
新东方俞敏洪说 ,他在上大学的时候,因为来自农村,各方面都不如北大的同学 ,但他坚持做了一件事情,帮舍友打了5年的水,做了5年的宿舍清洁员。
多年后 ,他说到,王强、徐小平愿意与他一起共创事业,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他那5年的付出。掀桌子一时爽,但掀完后 ,是否还有座位继续吃饭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