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聪少自媒体网 > 副业赚钱 > 正文

北京漂泊八年,我不幸福

2021-07-10 副业赚钱 聪少自媒体

2020年,首批90后“三十而立” ,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临近春节,“90后回家过年 ”,又毫无意外地成为热门话题 。“回家不积极 ,脑子有问题”,90后对春节回家并不纠结,他们纠结的是 ,回家之后,还要不要回来?

58安居客调研报告显示,2020年春节 ,67.5%的90后会选择返乡置业,其中,“改善自主环境”“结婚购房 ”“学区房”位居购房原因前三名(见图1)。

其实 ,仔细分析这几个原因,都很有意思。改善自主环境 、结婚购房、学区房、买房落户……这些事不应该在所住城市进行么,为何要通过“返乡置业”来实现呢?

大概 ,这些被调研的90后属于所谓的城市“新穷人 ”,把“应该在居住城市做而无力这么做”的事,放到家乡来做 ,只是不得已为之,退而求其次 。

在家乡置业后,90后大概也就有理由留在家乡 ,不再回来了。通过返乡置业,90后在上演另一种“逃离北上广”。

临近年关,最近也频繁的和朋友们聚餐 、吐槽 ,从同事、上司、老板,到公司 、行业、社会 。其中也恰好有几位朋友开始“逃离一线城市 ”,节后不再回到目前工作的城市,准备开始新的生活。他们的犹豫和纠结 ,或许代表了一部分90后群体。

北漂三年,她打包回老家了

暂且称呼我的这个朋友为甲,极其普通的一个单身女孩 ,如同一个路人甲 。

她29岁,家住东北的一个海滨城市,一般的本科学历 ,一般的相貌、身材,一般的家庭条件,一般的工作 ,平均水平的工资,除了有两个虎牙和比较开朗外,很难被记住其它的特点。

2017年左右 ,她来到北京,说是希望能更加自由,更好一点的是希望能够财富自由,这样感情和婚姻就也差不多自由了。

今年 ,她决定不再“北漂”,回家找一个普通的工作,稳定一些 ,至于是否结婚,她说随缘就好。

我大概能理解这个朋友,她的岗位类似于互联网运营 ,每月一万多的固定收入 。因为工作性质并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可替代率又很高,在今年的互联网裁员潮中 ,她不可避免的成为被牺牲的一员,成功被一个刚毕业不久 、工资只需她三分之二的96年女孩替代。

虽然拿到了一部分裁员补偿,但是辗转三个月后 ,她才勉强找到一个岗位,工资更少,活更多。期间又搬家换租了一次房子,身心俱疲 。

我们聊到她回老家之后的生活。想回家 ,她可以回父母家,也可以自己买一套小房子。北京这几年的生活锻炼了她的生活自理能力,煮面、做饭不在话下 。工作也可以找到一个月收入五六千的岗位 ,轻松自在。至于男朋友,更加可有可无,十分符合我们对她“老佛爷”的称呼。

她已经不再想着财富自由 ,日常丧、阶段性积极奋发是常态,工作、生活 、撩汉都是如此 。

聚餐后的第二天,我们几人上门帮她收拾了东西 ,打包邮寄走。

今年的春节过后,她是不会回北京了。

“30岁了,不搏一把就没机会了”

朋友丙 ,一个典型的北方大汉,身长八尺,虽然刚刚而立,却是妥妥的大叔级人物 。

他的履历极其复杂 ,虽然是正经本科毕业,但是按照其讲述,大概是创过业、传过销 ,写过代码、当过秘书,刷过盘子 、卖过陈安之的课,现在来到互联网金融行业 ,纯属误入,然后好死不死居然还当上了部门总监,手握一众下属的生杀大权。

得益于快速的学习能力 ,丙最开始在互联网金融这个行业如鱼得水,本来顺利的话,再过两年 ,按照过往的收入增速,他就能在北京买房了,然后和他女朋友结婚生娃,从此过上幸福生活。

但人生的玄妙在于 ,你永远不知道财富自由和意外哪一个先来。因为没什么金融专业知识,他把自己和女朋友的积蓄都投进了P2P 。在2018年P2P雷声滚滚之下仍然幸存的他,还向我们传授他投资P2P的“专业知识、独家秘笈 ”。

结果可以想象 ,2019年两人多年的积蓄打了水漂,一系列的风波后,他和女朋友和平分手 ,重回“单身狗”状态。

随后的聊天中,我安慰他,自己那部分钱损失就损失了 ,要不然也要被追缴,他接受了这种说法 。

在互联网金融寒冬,或者更确切的说是P2P寒冬的日子里 ,他也在春节前离开了北京,不再回来。不过他并没有选择回到那个位于中原地区的老家,而是选择了一个所有人意料不到的地方——黑龙江新设的自贸区。我很惊讶的问他理由,他的回答是——“我已经30了 ,不搏一把就没有机会了 。”

在我的朋友丙看来,东北虽然不为多数人看好,但因为已经到了谷底 ,再加上众多的政策推动,很快会迎来发展的转机。所以,他决定和一位粗通俄语的朋友去黑龙江的自贸区“搏一把 ” ,赚了就从此“翻身农奴把歌唱”,败了最不济还可以回家,老家的婚房已经备好 ,只是现在回家,他不甘心。

他向我重复了好几次,30岁了 ,没车没房没存款,再不搏一下,不知道有没有机会了 。

“在外漂了八年,我不幸福”

在我了解到的离开北京的人中 ,小苏大概是在北京漂的最久的,其他漂的差不多时间的,要么早已经换了城市 ,要么在燕郊或者天津买了房,算是有一个立足之地。

从2012年至今,小苏漂了近八年 ,他离开的理由是最符合大众认知的“逃离北上广 ”。在毕业之初,他曾经住过地下室,当然 ,并没有窘迫到吃不上饭的境地 。

八年间,他换了5份工作,现在混迹新媒体行业 ,工资有时达到所谓的“90后平均工资标准”,偶尔也拖了北京平均工资后腿。

他也试图成为一个“斜杠青年”,带货、社群运营 、兼职保险经纪人,甚至更鲜为人知的数据标注、大众分包 ,他都尝试过。

虽然他看到风口上的猪飞了起来,但是他既抓不住那只猪,也够不到那只猪 ,最后只能看着那只猪飞走。

至于租房,他都不知道自己换过多少次,不过也正是在一次次的搬家和房东、中介扯皮中 ,练就了与他一米八大汉外形完全不符的伶牙俐齿 。

在聊天中,我问他:既然已经漂了八年,再漂八年又何妨呢 ,也许第九年你的春天就来了?

他给了我非常具有研究人员范式的答案:

第一,没什么核心技术或者核心竞争力(他自以为的),所以注定不会是稀缺人才 ,发展有限。

第二,正因为已经漂了八年了,不想再浪费时间。

第三,他觉得“而立 ”对他最大的改变就是 ,他开始真的从内心接受自己是一个极其平凡的人 。平凡到中国有14亿人,他大概和13.9亿人是差不多的。也许以前会有一些不甘心,希望能够做出一番成绩 ,但终究泯然众人矣。

第四,他开始觉得“幸福指数”很重要 。现在的他,上班要挤在地铁 、工作要挤在格子间、下班要和别人挤在出租屋 ,吃饭要挤时间,聚餐、约会也要挤时间,好像生活在北京 ,就没有什么事情是不需要奋力去“挤”的。他觉得,也许有人享受,但他一定是“不幸福 ”的。

第五 ,作为一个独生子,他开始考虑父母养老的问题了 。但吊诡的是,提醒或者说让他产生这种反思的原因,是他公司财务一再催他填报个税专项扣除(其中一项是赡养父母)。不得不说 ,我从来没想到个税专项扣除还有这个作用。

第六,他觉得身在互联网行业,切身感受到了互联网红利的消失 。属于90后“触网一代”的红利 ,真正过去了。

……

啰啰嗦嗦,他列举了十几条原因,看得出来 ,下了很多功夫研究。只是不知道是为了研究环境,还是为了别人问的时候,既能说服别人 ,又能说服自己。

回家与不回家的选择,无关对错,无关好坏

春节前的两个月里 ,我和原来的同事 、朋友吃了十几次饭,知道准备今年离开北京、年后不再回来的人,大概有八九个,算是历史新高 。这三个朋友既是其中的典型 ,又是这些人的普遍情况,相同的是,他们都是90后(好像也有一个89年的 ,姑且算是90后)。

互联网赋予了“90后”这个群体很多特殊的含义,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也给这个群体贴上了很多标签。随便搜索一下“90后”,跳出来这些标题:

90后人均负债12万……

90后开始养生 ,最关注体检表……

杭州一半以上的出租房被90后租了,山东四成90后职场人零存款……

90后成为返乡置业的主力军……

90后面对“而立之年 ”感到从容和兴奋……

90.2%受访90后相信自己未来可期……

买墓地、立遗嘱、捐遗体,90后生死观更豁达也更理智……

第一批90后 ,已经离婚了 、秃了、眼睛快瞎了、破产了……

还有那些综艺节目,将一个个话题暗戳戳的指向90后 。比如奇葩说:

年纪轻轻,精致穷 ,我错了吗?

感兴趣的工作总是996,我该不该886?

恋爱多年我却恐婚,现在面前有一瓶“去除恐婚水”我要不要喝?

……

这一个个的标签 、报告、辩论,让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个假的90后 ,毕竟我“没有12万的负债,也没有零存款,更没有对‘而立之年’感到从容和兴奋 ,未来可期就更谈不上了”。

是选择在一二线城市苦哈哈的拼命,还是回到老家小城市躺赢,历来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立场不同 ,观点自然不同 。站在而立之年这样的关键节点上,很多周边的人选择暂退一步,这样的选择既无关对错 ,也无关好坏。

时代赋予90后特殊性,但现实问题是一样的。买房、结婚 、生子、落户、赡养老人,这些是每一个而立之年的90后必须要面对的现状 。回到家乡 ,能够解决“负债12万 、秃如其来、租房、零存款 ”等等这些问题,而放完假从家乡回到一二线城市则是他们对于未来最大的期待。

有人说,北上广搁不下肉身,三四线容不下灵魂。但是只要小城房安放得下灵魂 ,大城床休息得了肉身,留下的人就可以继续“为梦想拼搏”,离开的人得以衣锦还乡 。

唯一不好的是 ,周末又找不到人约饭了,吐槽也很难找到人吐槽了。

聪少爱学堂聪少
聪少爱学堂创始人,梅州市鹏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09年开始踏入互联网,10年互联网行业经验,资深自媒体人,自媒体优秀导师,咪挺微商团对营销引流顾问,业务包含:精准引流技术/代引流精准粉,专业小红书,知乎,微博代运营。
  • 38988文章总数
  • 1491137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