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聪少自媒体网 > 副业赚钱 > 正文

体育老师可以有副业吗.阻止体育老师“改行”,有招吗?

2021-06-30 副业赚钱 聪少自媒体

原标题:阻止体育老师“改行”,有招吗?

前两天一则报纸刊发的事,着实让人啼笑皆非:一所中学按要求接纳了两名体育老师,但没有体育课可上,被领导安排守大门;一所小学居然安排体育老师教英语。

作者在撰写本文前,专门就“体育教师转教其他学科”的问题调研了某地几所中小学。发现:体育老师担任语文、数学等主科教学的情况比较普遍。特别是在一些小学,本校年轻的体育教师转上主科的情况较多,而体育教学则是接近退休年限的其他学科老教师兼任。其次就是集团化办学情况下,中小学教师实行轮岗,一些中学体育老师交流到小学担任主科教学的情况也较常见。

通过了解得知,出现体育老师“改行”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学校因工作需要而安排转教其他学科。主要是随着拆校兼并的推进,合并后的学校生源增加,导致主科教师不足,学校为解决主科教师问题,安排包括体育在内的所谓副科老师担任主科教学任务,以此满足教学需求。二是体育老师自身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下降而要求转教其他学科。许多学校,体育不受重视,体育老师在评先评优、职称晋升、工资待遇上得不到与其他主科同等的对待和同工同酬的影响,导致部分体育老师对体育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和荣誉感下降,为谋求更好发展,一些体育老师主动申请“改行”担任其他学科的教学任务。

其实,无论是学校安排还是体育老师主动“改行”,或是“数学老师教体育”,根本原因还是当前我国中小学学科发展不均衡、体育本身学科性质不强、社会对体育的认同度低和教育功利化驱使下,学校体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不受重视的结果。

一、重视对体育教师的人文关怀

体育教师改行,其实带着许多的心寒和不甘,体育教师不缺奉献精神,缺的是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重视对体育教师的人文关怀,认同体育教师的工作、帮助解决体育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在评优评先、工资待遇、职称晋升等问题上与其他学科老师同等对待,以此提高体育教师的向上力,是留住专职体育教师那颗体育心的首选方式。

二、重视体育的学科性质建设

体育课之所以在学校得不到重视,体育得不到社会、家长和学生的认同,主要还是由于体育的学科性质不强造成。当下教育,无论是社会或管理部门,还是校长和其他学科老师,很少有人把体育课当成一门课程看待,普遍认为体育就是玩、用不着考试、是人都能上的课。这也是为什么体育课被停课、占课楼禁不止、体育教师“被改行”和“自改行”的一大原因。

强化学校体育,提升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关键要改变体育课的现状,明确体育是一门科学的学科,并按照“有体育课时、有练习密度、有运动强度”的要求上好体育课,重点加强体育课的学科性质建设。

三、把体育作为高考“选考科目”提升体育的被认同度

当下,越演越烈的应试教育和高考“指挥棒”,使学校、家长、学生,都承载着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产生了当前教育形成了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和不考什么就放弃什么的功利主义现象。

在中国,无论是哪个科目,不考,学生会放弃,必考,家长和学生就会认同。所以,体育成为中考必考的计分科目,虽是无奈之举,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初中阶段的体育重视程度。但是,没有高考这一强大的“指挥棒”引导,中考体育也能量有限。

如果把体育作为高考的“选考科目”,这不仅事关高中阶段,这对整个教育体系来说都具有十分重大的导向意义,只有高考考体育了,体育必定会被认同。体育成为选考势必影响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和认同感,体育教师的地位必将提升,体育教师自身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以及事业心也会加强。

学校体育既是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部分。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操盘手,如果“改行”太多、师资不足,势必影响三大国家战略建设。留住现有体育老师、让更多的体育专业毕业生从事体育教师职业,除了强化体育的学科地位外,关键还要走“心”。

来源:动商研究中心

作者:郑淞

编辑:杨壮士

相关文章:
聪少爱学堂聪少
聪少爱学堂创始人,梅州市鹏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09年开始踏入互联网,10年互联网行业经验,资深自媒体人,自媒体优秀导师,咪挺微商团对营销引流顾问,业务包含:精准引流技术/代引流精准粉,专业小红书,知乎,微博代运营。
  • 38988文章总数
  • 1491130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