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农村房没有用?三步让闲置房活起来!
农民富余的房子长期闲置,是一个巨大的资源浪费。一旦盘活这一沉睡资源,乡村的资金流就会立即活跃起来,农民“双创”就有了资本。
最近,中国人民大学一位教授到法国乡村访问,羡慕其优美风光和居住环境,询问是否可以在当地购买农民的房子,陪同的人说非常欢迎,没有任何政策障碍。这位教授回国后一直在思考,我一个中国人,可以在法国的乡下购买住房,为什么不可以在中国的乡下购买农民的闲置住房呢?
“人往城里走,钱往城里流”,是造成乡村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乡村里的年轻人,学习成绩好的考大学走了,考不上大学的打工走了,过去说留下的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简称“389961部队”,现在的情况是,较年轻的妇女也没有留在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了。前些年,农民打工赚了钱,回到家乡造房子。近些年,打工农民更愿意在县城周边买房子,乡村干部、教师和医生也都希望在城里有一套房子,可以说是千方百计“融入城市”。
怎样才能让城里的钱往农村流,城里的人往农村走呢?让农民闲置的住房“活”起来,可能是一个路径。
其次是城里人到了乡村,带去了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
中国的城市人大多数是从农村进城的,他们在城市呆久了,一到节假日总想到农村去住几天,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年龄大一点的,考虑自己退休以后的生活时,不少人是愿意回到农村养老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一直是他们的向往。城里人到了农村以后,把在城里长期工作积累的文化素养、工作经验、先进理念和生活方式,带到了乡村,他们中的许多人会成为新乡贤,对“乡风文明、治理有效”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是城里人到乡村生活以后,除了油盐柴米酱醋茶,他们还需娱乐健身、医疗保障、保姆服务,就会使乡村里出现一些相应的产业,让一部分农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
西方国家的许多知名大学就建在乡村,他们最初的目的是不是为了振兴乡村,我没有做过调查,但客观上起到的效果,就是繁荣了一大片村庄。
亿万农民对乡村振兴充满期待,对缩小城乡差距充满期待。乡村不应该处于从属地位,它应该和城市处在平等的地位上,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应该说,城乡人才互动,城乡资金互流,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前提。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敢于打破一切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本文由安徽中公教育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