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苏争霸后期,曾经无比强大的苏联军队大搞副业,疲态尽显败相毕露
1981年,里根入主白宫时,美苏的军备竞赛已进入白热化。不久,财大气粗的里根推出预算高达1万多亿美元的“星球大战计划”,把美苏军备竞赛提升到一个新等级,也把苏联这个夙敌逼到了冷战的死角。
此时的苏联正深陷阿富汗战争泥潭,多年的盲目扩张及军备竞赛已令庞大的北极熊气喘吁吁,疲态尽显。到1989年苏军从阿富汗撤军时,苏联国内经济GDP是15000亿美元,同期美国的GDP则是51000亿美元。美国的GDP是苏联的3.4倍,其军费开支只占GDP的6%,而苏联的军费开支占GDP的20%之多。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在内政外交上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在他的“外交新思维”引领下,美苏开始就削减核武器进行谈判,同时拿军队“开刀”,苏联开始在国内大规模裁军。期间,1986年4月26日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更加坚定了戈尔巴乔夫削减核武器和裁军的决心。
1990年10月,二战后曾分裂的两德合并,民主德国宣布退出由苏联主导的军事联盟华沙条约组织。次年七月,华约缔约国在布拉格召开会议,宣布华约正式解散,这标志着苏联在美苏冷战中彻底落败,苏联军队逐渐失去了目标及往日的荣耀。
苏军的急剧衰落出现在1989年到1991年之间,当时由于国家财政混乱,军队补给无着落,士兵们开小差。一些驻防部队甚至倒卖武器以满足供给需求,以致后来苏联解体后,大量流失的武器被分裂势力用来攻击俄军,有的甚至流向中东和中亚的恐怖组织。
与此同时,腐败在军中盛行。一些苏军将领为换取报酬,派士兵为集体农庄充当免费劳动力;靠近河流的部队则就地生产大量鱼子酱,用飞机进贡给莫斯科的将军们;更离谱的是,有些高级军官甚至用飞机把汽油运到莫斯科的家中,仅为让自己的私人汽车省点买油钱。
相比之下,士兵们则酗酒吸毒,没酒时就喝各种替代品,甚至连汽车刹车油都喝。据对当年驻阿富汗的苏军调查,69%的人承认吸过印度大麻,22%的士兵吸过海洛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