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街小学的书法课是一种特色。 常学艺 摄
本报10月17日讯(记者 常学艺 孙婷婷) 新课标要求,书法课程要进入各个中小学校,现已实施一个多月,17日,记者了解到,由于缺少专业书法老师,多数中小学的书法课基本都是由语文老师兼职,还有部分学校根本就没有开设书法课。
“新学期开学之后,我们学校在课程上就做了改变,一到六年级的学生中午开课之前都会有十几分钟练字时间,由语文老师做指导。”新湖南路小学的赵老师说,他们学校只有一位书法老师,每周会教高年级的学生一些毛笔课。
长河小学的一位老师说,学校三、四年级学生开设了软笔书法课,隔周练习一次,担任书法老师的李春娜是一位语文老师,书法是她的业余爱好。据了解,很多学校的语文老师因要教书法,他们也在担心自己的书法技能不够,不断苦心练习。
一名二年级学生的家长介绍,孩子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学校发新教材时,就发了一本《写字》,是跟教材同步的,介绍每个字的笔画,但没听孩子说学校专门开设书法课。“孩子写的字像核桃一样大,真该练练字,学校如果不开课,就报名书法班。”
多所中小学的老师告诉记者,书法课程基本都是由语文老师或美术老师兼任,部分学校出现了毛笔书法课“开课难”的现象。虽然专业师资的缺乏导致了部分学校书法课开课难,但学生和家长对于学习书法期待值还是很高的。
德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的工作人员说,为提高各中小学的重视程度,9月15日曾邀请北京书法专家在建设街小学授课,按规定,每所中小学都应开设书法课,虽然很多学校的授课老师“并不专业”,但还是对学生写好字会有所帮助,“因为对书法没有相关的考核机制,所以有的学校对此并不是很重视,也就没有设立书法这一课程。”
(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