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中小学教师待遇差远了,还要不断学习,做科研,又不可能给学生补课赚外快。
楼主是哪儿的高校哈
不同高校间待遇差别大。
真想到中小学当教师,有房,有车,有外快,不用再学习,不用再费钱读博士,没有压力.
应该说,学文科的千万不要到高校当老师
没地位、没前途、更没钱途
高校文科就是个陪衬的鸡肋
高校文科科研
其实就是套人的绳索
让你无暇思想、
无处使劲
只德为了那一点点东西拼命
什么理想、什么...之类的
无非是另一种工具罢了
教师自由其职业幸福感,如果单纯想赚钱干嘛装模作样为人师表……
教师自有其职业幸福感,既然选择这一行,就没必要过于在意钱钱钱……
教师,你有职业幸福感吗?
所谓职业幸福感,是指主体在从事某一职业时基于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
综观天涯论坛,很多教师没有感受到这种职业带来的“持续快乐体验”。
有人发贴说:“千万不要当高校教师。”
而就有跟贴道:“教师自有其职业幸福感,如果单纯想赚钱干嘛装模作样为人师表……”
“既然选择这一行,就没必要过于在意钱钱钱……”
事实是,社会上对教师的高标准、严要求把教师压得透不过气来。体现在:
(一)必须舍身忘死。比如四川地震出了个“范跑跑”后,就颁布法规要求老师有保护学生生命的义务。可作为人民公仆的公务员有这一条吗?
(二)必须公而忘私。比如教师利用休息时间出去补课代客,被社会斥责为不敬业,捞外快。可市场经济下,多劳多得有什么错?
(三)必须品格超高尚。比如教师节收受学生苹果等小礼物也算是道德败坏。可一些公务员收受几百万上千万,公众却司空见惯,十分宽容。
教师是个职业人、社会人,的确需要一定的职业道德,但同时教师也是个自然人,具有基本的人的需要。根据管理心理学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是有需要的动物,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所以,教师也需要养家糊口,也有让生活越来越好的愿望,教师也有受人尊重和理解的需要。在社会主义社会,让从事这份“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教师感受到更多光明和温暖,教育才有希望。用一些泯灭人欲的道德大旗来约束和要求一部分人,这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和正义,也不能体现市场经济鼓励和允许正当得利的原则。
为人师表算个X,你为人师表,社会对你还不是一样凶残,还暗笑你SXB,为人师表,你到菜场买菜还不是一样挨宰!为人师表,到医院看病还不一样的送红包!社会要求老师为人师表,那社会又为老师做了点什么呢?
我是教师,我的职业幸福感也不强。不是钱少不少的问题,我是文科的,这个就是鸡肋~~~学我这个专业的男人一般特喜欢吹牛,现在我终于知道了,那是因为他们自卑~~~~而女人,总能通过嫁人找到一条途径。
公务员几次调资,高校教师都没有份;小学、中学教师调资,也没有高校教师的份
我也是高职院校的一位教师,完全没有职业幸福感,天天有忙不完的事情,而且都是鸡毛蒜皮的东西,除了工资没涨,其他什么都涨了
高中教师最累,还没有绩效,寒暑假一直补课补到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