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聪少自媒体网 > 副业赚钱 > 正文

副业之家是干什么的,在家兼职的人或者是自由职业的人都在做什么?

2021-07-10 副业赚钱 聪少自媒体

时常看到一些自称是自由职业或者在家兼职的人月入多少多入的。我很好奇,他们到底是做的什么呢?因为我也想做。哈哈。

去年开童装店的,后来离家太远就转掉了,现在在家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事情做。所以就想起这个问题来。求高人们

93年,男,胡建人,现在厦门做临时工,就是搬运,打杂这些,算个自由职业者吧,现在厦门月入1w是稳稳的,忙的时候3w~5w

12年高中毕业,然后去沈阳上了两年大学,大二下学期退学,因为想创业,而且当时已经创业到后期,时间严重冲突了,想想自己的性格不会靠毕业证去上班,而且大专毕业证貌似也没什么竞争力,年轻冲动之下就没坚持住校园生活!

我个人来讲是后悔的,那是后来创业失败,出社会以后才领悟到,因为突然自己想考个什么技能证书,发现连门槛这关都差一个学历证书,而且要全日制的。

创业失败后已经是16年了,我在6月离开生活了4年的东北,回到福建家乡厦门,能怎么办呢,回来环境不熟悉,也不会做什么,那就是去上班,上班也只能选择销售这种,要求低,还能锻炼锻炼

做到过年差点没饿死,过年都是借钱过,第二年早早的出来,2月份开始做临时工,一开始去酒店服务员,11/时,做了半个月还是11/时,有天无意中在群里看到有个活16/时,搬运的,我都没犹豫就报名了(本人170/55),别看我瘦,都是肌肉,我一般都是这样调侃自己长得像猴一样。

人生拐点就在这次做展览卸车搬运,我敢报名我是做好了使出吃奶的力气干的,我尽量不拖后腿这样想。到了现场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重或者怎样,因为多少东西有多重,老板都安排好了几个人的,没有特殊搬不动,重的人手不够也让你搬,这个不存在的。

第一家活很快就做完了,才发现不止给一家卸车,还带我们去第二家,我照样卖力的干,没有觉得累,再然后去做第三家的活。一起的几个人都累了,看得出来有点开始磨磨蹭蹭这样了,走路慢慢走,动作也慢了,我也累,但是我想的是,要尽自己努力帮老板把事情做好,我常用方法是,自己幻想,这个任务做完就加100块的话,你能不能做到,如果能那我就会尽力做,就像自己的事一样。我没有老王卖瓜,生活中我都是这样在做事,说回最后给这个老板做事,最后下班有点晚了,老板开车顺路送我们回去,快到的时候老板问了一句,我叫什么名字,让我明天继续过来帮忙,我说好,并问了一句,老板,需要我这里带几个人吗?老板思考了一下,可以,带2个一起过来吧,你们多少钱?我说20/时。可以,明天过来。

第二天开始我就成了临时工中介了

然后这个老板的几个老板朋友也开始叫我帮他干活,当然,我都要带几个人一起,2个,6个,10个,天天这样带队去干活

有天有个老板晚上快九点了给我打电话,问我晚上有活接不接,因为他知道我白天已经干了一天活的,他说要20个人,我马上就说没问题,但是晚上的活跟白天不是一个价哦,要30/时,老板说了一声,这么贵啊,然后说可以可以,尽量快点,着急。给我的时间只有1小时,十点要到一个工地,是厦门的一个地铁站。

第一次叫这么多人,而且时间很短,可想而知,我自己都蒙圈了,信息发出去之后电话一个一个打进来,都说要的要的,赶紧加我微信,报名一下,马上过来,到xxx集合!大概记了一下,差不多20个人左右。我自己也坐车赶过去,一路上车厢拥挤得不用扶也可以站稳,但是,这一次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心无旁骛,我现在回忆起来,那种感觉就是,夜深人静,整个车厢只有我一个人,我一直玩着手机在指挥着我的世界。

最后晚了将近半小时,而且,来的人不是20个,而是26个,意料之中,因为我的能力在这么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准确控制人数,还好老板也是着急做事,不介意多几个人,然后跟老板对接,发放安全帽,带我们下地底下开始干活

做了4小时,凌晨两点半就结束了,4小时也算6小时的钱,这叫保底,我不确定是不是我提的规范,但是我之前自己做过那么多临时工,从来没人给我说过有保底,所以我就默认这个规范是我先在市场上提出来的。这个规范就是给临时工的一个保障,不至于出门一趟赚几十块钱就回家。

4小时结束,老板让我把账算一下,计算器算个数,老板从后屁股兜里甩出一把现金,目测小一万,蘸着口水数了两遍,递给我一把,我心里估算了一下,偷偷数了12/13张塞进了兜里,然后走上地面,手里拿着钱给大家一人发了一张,最后自己剩2张,跟大家说零头给大家发微信,都同意。

凌晨两点半的厦门,这么的安静,夜色这么的美,我不累,我不困。打车回家的路上,透过车窗,望着路边的高楼路灯,我心里向老天默默的感恩,谢谢你给我机会!

后来的话,哈哈,因为我是第一批进入地铁站的临时工队,所以对里面熟悉,而且知道做什么,自然的老板肯定会叫我比较省心。

后来有次工地说有大领导来检查,那天我也在,大领导知道里面有部分工作都是我承包做的,因为最后下钱要他签字的,他问了我一句,你哪来的那么多工人?oh,my god!我瞬间就知道了,原来大领导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临时工这个物种啊!后来又知道,原来联系我来的老板把我们对上面保障都是大师傅的工钱啊,啊!此处省略几个字……

慢慢的,跟我做事的人多了,我建了自己的群,开始快递,婚庆,广告,搬家等等的行业,都有叫我安排临时工,我自己经常都没空干活了,因为我干活的话突然来电话要安排人,我没时间,停下来安排的话对此刻这个老板不公平,相当于我偷懒了,没认真做事。我也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没办法,老板打电话给我都很希望我自己本人一定要亲自过去帮忙。就这样做着,到今年2018年了……

时间有限,先说下现在的结果吧,在岛外租了一个160平的写字楼,有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我自己开发了一个微信小程序,就是用来招兼职,临时工的,全职的没有,拖欠工资的没有,都是现结的,目前所有七七八八的总投资30w左右,很抱歉我还没成功,现在只是开启人生另一个篇章。

对于结果,我也未知,祝我好运,谢谢你!

写累了,休息一会,先看看有没人看,有人看我再更吧……

我和老公都是自由职业者,我是从2017年5月辞职到现在,中间有过三周时间到朋友公司去帮忙,一直在坚持自由职业。老公则是今年6月底辞职的,我们常常讨论自由职业和上班的区别,越来越坚定地觉得再也不会去上班。

和常见的自由职业方式:写稿、摄影、写程序等不同,我的工作我定义为小餐饮品牌的孵化,简单来说是:通过我本身对餐饮营销渠道资源的掌握,可以帮助一些微型餐饮项目去塑造品牌,也可以帮他们介绍和完善上游供应链。因为工作内容之便,常常也可以接触到一些确实做的还不错的项目,有时候和项目方合作得好了也可以一起开个店增加收入。

我老公的工作则是:自由钢琴教师,不服务于任何机构,而是就让学生到我们家里来上课,也可能到附近的学生家里上课。和其他钢琴教师不太一样,他更喜欢教成人学生,而且会给成人学生定制课程,包括教一些即兴伴奏等等。

平时一提到我和老公都是自由职业就总有人问我,你们是一起在开店吧,似乎大家都不太敢相信我们是各做各的,不太相信我是一个人就有勇气去辞职选择自由职业。

先讲一下平常工作的情况:

1、我的工作由于是围绕餐饮项目开展的,所以常常会有很多的变化,包括淡旺季,还有餐饮这个大行业中小分类的红利期差别。所以我做了主线和副线区分,大的主线就是关注各种小团队开发的需要资源支持的餐饮项目。我都可以给他们提供包括品牌形象宣传、供应链资源对接、投资人对接、甚至还有细分到他们要开一个新店需要的一些小服务。但是这种小团队一般也资金实力有限,所以我会集中主要的精力在一段时间内选择最有发展潜力的一个项目进行最深入的合作。比如2017年底选择的轻食项目,我在该团队小伙伴的邀请下,直接成为了他们的股东,2018年我们真真把这个项目做到了极致~到了冬季进入沙拉的销量淡季,我依然还能获得直营店的利润收益,也是蛮开心的。所以准备接下来2019年也按照这样的思路,去挖掘一个新品类中比较有潜力的项目进行最紧密的合作,希望也能拿到团队股份哇,增加一些被动收入~至于2019年要弄啥项目,其实今年下半年开始就一直在考察,目前心里已经有一些眉目,暂时保密~我平时的工作是做什么呢?那就是各种调查市场,联系资源,写文案,找铺子,什么都有。不过时间相对自由,有需要了就出门,没需要了就在家里线上沟通。

2、我老公的工作则特别闲适,钢琴工作室就设在了家里,工作日大概每天1-3节课,周末4-5节课,一节课也就45分钟,有时候课排得紧一些,一下子就把今天的工作做完了,就可以休息——出去走走,看电影,看书,编程等。有时候我们会一起弹唱一些歌曲,也挺开心的,其实我特别羡慕他的工作,接触到的人和事情都特别纯净。不过他也在筹备明年初把工作室搬到中山公园附近,最近准备招募一个画画或者教书法教下棋等等的合伙人,一起搞个成人兴趣体验工作室,让更多的白领能在工作之余去享受一些灵感和艺术带来的快乐~如果有上海的朋友是教画画或者书法或者下棋等,同样想在中山公园附近开个工作室的,可以私信我哦~

自由职业是这么轻松愉快的事情吗?或许想要辞职进行自由职业的你应该看看我总结的这些:

分享一些【经验】吧:

1、自由职业多数在几个月内都没有稳定收入

从一开始辞职到今年2月,我几乎都是没什么收入的,中间开过失败的奶茶店被坑掉了大部分资金,后来开炸鸡外卖店,有过收入但被合伙人坑掉了,整个过程是非常艰辛的。在这段时间里一直处于囊中羞涩的状态,心里想的就是还好只有我一个人辞职了,如果我男票(当时还是男票)也辞职的话,我们两个人都面对这样的局面,那么只会让处境变得更加恶劣。所以即使男票也一直说着“总有一天我也会辞职的”,但是我还是一再劝他考虑,先冷静冷静。说真的,没有收入的那种压力一两个月还好,超过四五个月,正常人都很难不焦虑。

在我后期总结反思以及和其他自由职业者交流后,我发现,自由职业者很少有刚刚辞职就能在短期一两个月内快速获得稳定收入,多数人都是在半年甚至更久才获得稳定的收入。

2、提前做些副业再辞职更容易走上正轨

和我的莽撞辞职相比,我老公的自由职业之路就顺利很多,他在辞职后的两个月内就将自由职业的月收入水平提升到了和辞职之前的工作月薪差不多的水平。为什么他这么顺利呢?其实是自从他年初说想要辞职开始,就鼓励他周末去琴行先带课找找感觉,从2018年1月开始每周末都要到一家琴行去做带课老师,一直教课教到了6月份。虽然很辛苦,本来周一到周五就要上班了,但是也为辞职后能快速获得一些收入打基础。果然他辞职以后心态比我当时就好很多,而且有了保底的每周末的兼职,他再去招生,就淡定从容了许多。因此在辞职前,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先从一些副业做起,无论能赚多少钱,把副业做稳定了再辞职,那么更容易在自由职业中找到状态,早日收入走上正轨。

小高老师的钢琴工作室在辞职前就开始筹备!

3、自由职业中常常摇摆换方向或陷入自我矛盾挣扎

在自由职业的过程中,一个人常常容易在多条路上动摇,这是非常正常的。比如我刚把奶茶店转让了之后,我一直在接下来要做什么这个问题上纠结徘徊。我想过很多种,比如去做个原料贩子给那些被品牌公司坑的奶茶店主们批发便宜的原料,或者去做个中介专门帮助做不下去的店转让(这两个点子我至今仍觉得很有前途),然后也想过回归互联网行业,但是不去上班,可能自立门户做个数字广告分发商,或者做个校园地推小团队(这两种是我工作甚至上大学的时候就在做而且有点资源的),到了2017年底12月的时候还尝试过做大学生交友的自媒体,组织过十几次“三天cp”这种线上相亲活动…… 我在很多种方向上迷失,迷茫,然后常常弄得自己非常灰心丧气。可是,这种状态对于自由职业者来说,太正常不过了。我问过很多同样不上班的朋友,无论手头有没有稳定的在做的事情,基本上大家都是常常在找新的方向,然后又不断地自我否定,这种状态比上班纠结得多。这是一种自己和自己打架的状态,这样的日子过多了,好像又开始有点自我享受了起来!!因为 ,这种状态下的自己,你能感觉到自己在用力地生活,不受任何人操控,真正用自己的脑袋去想自己有什么,然后能做什么!这种感觉比麻木地上班真的好许多!

不要担心这种反复挣扎,在多个选择中跳来跳去的状态,我认为在一个自由职业者的初期,很正常又很必要,或许人的潜力就是这样被开发的吧!

然后给一些【建议】:

1、首先是学会记录自由职业期间的一些想法,无论是猛然间冒出来的点子,或者就仅仅是漫无目的的焦虑或者是一些自我的否定和挣扎,都是值得记录的。这样能帮助自己平静下来,梳理逻辑。记录是每个自由职业者都需要的~

2、然后就是一定要主动地去认识一些新的人,同时也要和以前的圈子保持联系。自由职业是真的很孤独,每天都需要靠一些目标来激励自己去行动,如果没有朋友的话,会让自己思维停滞并且容易抑郁。据说很多自由职业者最终回去上班不是因为收入的压力,而是因为想回到那种固定的日常交友圈子里。

3、还有就是自由职业者需要定期给予自己一些放松,可以作为奖励。有很多自由职业者看上去轻松,其实内心的弦比上班的人绷的还紧,原因就是自由职业者比上班的人更担心收入来源的变化,对于政策、各方面的消息等会显得更加警觉敏感。而且因为常常在一些不同的机会中纠结反复,比循规蹈矩的人更害怕错过机会。自由职业者需要给自己设定一些定期的休息,最好是出去散心,旅游等放松自己。比如我和我老公约定了每周四决不谈工作,每周四都要去外地徒步。事实证明这个决定非常正确,不但放松了身心而且还锻炼身体,体质快恢复到上学的时候了~放一些我们去徒步的记录:

最后我想说的就是自由职业者应该学会认清自己,让自由职业回归到超出工作的一些价值。很多人选择了自由职业,但却没有让自己更轻松,由于社会对于自由职业者的保障确实不太多,许多人像是上了发条一样,越做越猛,钱是越赚越多,但是是否是忘记了自由职业的初衷。我认为既然选择了自由职业,就可以去寻找上班无法获得的让生活舒适的体验,也可以灵活安排自己的时间来充实自己。如果说上班考证是为了获得晋升加薪的机会,那我觉得自由职业中学习就该选择一些单纯为了兴趣为了不遗憾的东西去学习。比如,曾经为了工作而放弃了音乐爱好,那自由职业中可以灵活分配自己的工作时间,那么剩余时间就能去学习音乐。如果连自由职业都是纯粹为了赚更多钱,那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太无聊乏味了一点??

我认为自由职业是非常好的一种生活状态,未来应该会有更多的人去选择。可以给人很多不同的生活体验,只要你想选择。分享一些我们日常的体验——

七月酷暑,我到杭州的一家店里去帮忙。

在老公的工作室里旁听(偷听),他给两个白领妹子在讲如何给歌曲配和弦。

苏州暴雨天缺人手,我带着老公去帮忙。

钢琴教室筹备https://www.zhihu.com/video/1047855091436126208

其实在2017年底12月的时候也有一段时间由于受不了没收入而去一个朋友公司帮忙(坐班)。当我再一次回到每天早上拥挤的早班地铁,然后晚上天黑了才能从公司离开,和老公吃饭只能8点后这样的生活后,我秒速后悔了,出于答应朋友的责任感,我坚持去了三周,最后还是决定顺从自己的内心。和自由职业的生活一对比,坐班的日子里,我能更加明显地感觉到公司内的效率低下,而且被困在一个办公场地里,真的很抑制思维的发散,本身可能可以创造出有传播力的好点子,天天在公司面对冷冰冰的电脑,身体像是死了一样变得很僵(尤其又是在冬天,感觉不动的话身体更加没温度了)……这种看似提高团队工作效率的坐班制工作体验,压制了我的工作灵感和工作效率,我想,反正坐班也赚不了多少钱,还不如我忍饥挨饿回去家里天马行空去呢!于是我忍了三周后还是对不起朋友,继续回去自由职业了。现在想来还是认清自己对生活和工作状态的真实需求,再来决定是上班还是自由职业比较好~

准备选择自由职业工作的人们,欢迎你们来探寻真实的自我,探寻的过程会伴随着焦虑,会自我挣扎,如果做好选择,那就放手大胆地去做吧~交流自由职业可以联系我工作号:sooky1993

本人是医学生,既不是在家也不是自由职业,但是在大学却基本能做到经济独立,不依靠家里的生活费,也许你觉得学生能够经济独立要么是成天在外打工,要么就是吹牛,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在校大学生做哪些兼职可以自给自足。

1效果图技师

主要学习三个软件:cad、3dmax、ps。现在很多工作室都需要这样的技师,一张效果图的价钱便宜点的最低500,贵一点的话会达到1k多。如果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点下面链接查看

做什么兼职最挣钱?

2、python(编程)

3、ps(设计)

4、网拍

5、aso流量平台

2-5想做的可以点下面链接

大学时经济独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关于职业,如果要强行归类,我可能是一个摄影师。

但是到今天如果让我描述自己的职业,我更愿意说自己是一个艺术工作者,不停地制作作品,或者是进行零散的写作,也会通过各种渠道把我的经验分享给需要的人。过去数年的生活中,每年我基本大半年待在美国,而夏天的四个多月在国内,或者是在其他国家旅行。作为自由职业者,这些工作是非常琐碎的,所以这篇文章的描述可能像工作本身一样琐碎,请大家自行拼凑。

我刚到美国的时候,靠打工赚一点钱,改善生活并维持玩摄影的开销,其实也没花什么钱,一台单反而已。最开始跟许多人一样是从摄影爱好者起步,后来慢慢地能接一些活,拍个婚礼,或者是拍个产品之类的,但也都是小打小闹。直到后来接触了图库。

图库是一个可以出售自己照片的网站,成为图库签约摄影师就能委托图库代售自己的摄影作品。早年我和几个朋友凑了一点钱,在美国成立了一个图库工作室,主要是拍一些风景和人像,请业余模特拍一些可以作为商业素材的人像照片,模特的佣金是一个小时 20 美金,其他的成本主要就是摄影器材,以及工作站及旅行费用等。刚开始做图库非常痛苦,因为不熟悉图库的规则,每次上传 100 多张图被拒 70 多张,让人非常有挫败感。而且初期的收益也非常低。我还记得刚签约的时候,我的图库里只有 10 张图,一个礼拜的收益只有 0.5 美金。达到 100 张图的时候一个月可以有十几美金,而到了 1000 张图的时候,一个月两三百美金没有任何问题。当时我在明尼阿波利斯生活,这个城市消费并不高,两三百美金相当于一个月的伙食费,并且吃得不错。当时我一个月的房租也就 350 美金。

但是后来图库做久了,我感到非常乏味。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图库的工作也具有非常强的机械性和限制。我记得那时候有些人会在相机上贴一张纸条,写着「拍之前能不能卖掉」。一开始我觉得这些人很厉害,但是后来发现其实这样很没意思,因为总是带着这样一个预设去拍东西,就会错过很多有趣的瞬间。

大概是从 2014 年开始我开始逐渐退出图库,说实话做的时间并不长,也并没有赚多少钱。不过有意思的是,我已经很多年不给图库供图了,但是每个月的收入居然没有减少,因为图片保持着长期稳定的销售。

在逐渐退出图库的同时我接到的商业摄影合同越来越多,由此积累了一些资本,并且至今每年都给我的合伙人分红。

再后来我觉得商业摄影也很无趣,因为总是要去满足客户的各种奇怪的要求,并且自己并没有什么创作的空间。有一年我在迈阿密给人拍婚纱照,每天的工作,大体上就是按照设计好的流程,在固定的地点让客户摆出各种设计好的姿势。拍摄的地点也总是一些网红景点,我们最常去的就是维兹卡亚花园(The Vizcaya Museum and Gardens),这个花园里到处都是拍婚纱的人。

我觉得这种工作简直太无聊了,当时我已经开始修 Double Major(双专业),主修 Studio Art(工作室艺术),这个专业基本会学到所有主流的艺术形式,除了摄影以外,还有陶艺、雕塑、版画、油画等,现在回想起来这些跨媒介的学习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美国的学习环境也很有趣,当时在明尼苏达州我可以同时去不同的大学上课,因为大学系统都是互通的,所以我看到别的学校有喜欢的课程或者教授都可以跑过去上课,总之是非常自由了。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有调查显示,90后第一份工作的在职时间

普遍比70后、80后大大缩短,

95后平均在职时间竟只有7个月!

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不是在辞职,

就是在辞职的路上。

2016年《未来的工作: 传统雇佣时代的终结》一书,

提出了“超职场时代”的概念:

未来20年,90%的全职岗位将逐渐消失,

传统的“上班”概念已经在改变。

一条以“90后不上班”为话题做了个问卷调查,

短短几天就收到大量回复。

“我不愿再被动地上班,

而是想主动地去工作,去生活。”

现在的90后眼里,

上班到底是怎样一种体验?

不上班,他们都做了什么?

我们精选了四个年轻人的故事。

编辑 周树婷

“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感,

我就辞职了”

Joko,21岁,深圳人,占卜师

第一份工作做了三个月

我本来是学珠宝设计专业的,现在是全职占卜师。

毕业后家人觉得要去上班,就给我介绍了一个珠宝设计师的工作,但是我做了三个月就辞职了。

当时上班时间是早上8点,一直到晚上9点多才下班,起薪3000多。因为是刚毕业的新人,老板会让我做很多事情,占用了我很多休息时间,比如帮同事做他们手头上比较简单的工作,画一些三视图。

这些其实我也可以接受。但是直到有一次有个项目,正好是我擅长的,于是私下做了很多功课,专门陪同事跑去香港做翻译,投入了很多精力和时间。结果最后项目发奖金时,竟完全没有我的份,连我的名字都没有被提起。

我一下感到自己在公司里是完全不被重视的。可能自己也不是名校毕业吧。我感觉这样发展下去也没有什么前途,就果断离职了。

离职后我就全职做起了占卜师,做了半年之后,我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每个月大概2~3万净收入。

Joko占卜的塔罗牌

其实从高中开始我就对占卜和神秘学非常感兴趣。高考完之后,我就开始自己学习,还专门跑去香港的塔罗馆报名,学了三个月。从读大学开始,我一直有做占卜的兼职,当时每月就能收入6000多。

一开始,我和别的塔罗工作室合作,他们会给我一个号,我只要定期发布,他们会发我工资。但是我也不想一直被别人掌控,后来我慢慢学会运营,自己在微博上推广,开始做自己的公众号。

那些跟我聊天的客人都会分享一些非常私密的东西,一般都是没有办法向朋友和家人开口,但求助于神秘学和玄学的力量反而让他们更容易打开内心。

等待和客人见面的Joko

有个熟客每个月都会找我占桃花,后来发现她是在做外围,但是她家里人都不知道这件事。她告诉父母说自己是在大城市做白领,她每个月找我算桃花是想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真正遇到喜欢的人。她最近也攒够了一笔钱,不想再做这个了。她其实很憧憬真正的恋情,但是又很害怕自己未来的男友或家人会不会介意自己过去的历史。

最初我只把这些占卜聊天当作工作去完成,直到有一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一个18岁的女生来找我,说她喜欢上一个男生,但那个男生是她补习班的老师,年龄差距非常大。我跟她说不会有结果,但她又前后找我聊了快一个多月,每次都说是新的男生,但其实还是那个男生。我当时特别忙,也没有仔细的回应她。

最后一次聊天记录里,她跟我提起说她去了医院看心理医生,我感觉她好像有轻微抑郁,再后来就联系不上她了,微信也联系不上,我真心希望她只是换了一个号而已。

隐士牌:在塔罗里代表内省自己,指引他人

从这件事后,我才了解到这份工作的价值,感觉自己有时充当着心理医生的角色,本质上是帮助别人解决生活中的疑惑。从那以后就会很斟酌自己说的每一句话,对客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我现在一般每天大概会工作10~12个小时,其中会留两小时去找以前的顾客聊天,去关心他们,看我的建议对他们有没有起到帮助,也是帮助自己增强占卜技能。

虽然现在比上班还忙,但每天工作得很开心,特别是听到客户的肯定时,觉得建议有帮助到他们,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一开始父母也觉得我应该要上班,但是现在看我占卜赚的比上班还多,也就不说我了。

很多人听到我的职业第一反应就是: 哦,算命的。即便现在一些身边的朋友还是会开玩笑叫我女巫、神婆什么的。我自己对这些成见都已经释然,因为我能在这个工作中找到价值感。

我有很多在上班的朋友经常跟我吐槽,有的时候也不知道上班是为了什么。跟他们相比,我觉得我能够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职业,已经很幸福了。

“我现在上班就是为了以后不再上班”

方小辰,26岁,南昌人,新媒体运营

第一份工作做了一年

我2014年大专毕业,学的旅游管理,可毕业后从没做过所学的专业。

第一份工作是校招,在南昌的一家银行,实习加工作,做了一年左右。

当时从大堂助理做起,每天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客户,素质低的、态度差的都很常见。因为银行规定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客户投诉,所以需要一直保持非常好的态度,去门口接待服务,下了班要整理银行卡等等。大家好像以为是朝九晚五,但其实每天加班到8点是非常正常的。

每天银行开门前的长队

我记得当时一个客户要插队我没允许,然后她就默默拨了投诉电话。然后因为支行也不想把事情搞大,就最终让她走了快速通道。她似乎也很深谙这一套规则,从头到尾对我就是一副不屑的神情,正眼都没瞧我一下。

当时我就感觉非常绝望。息事宁人后,我悄悄在洗手间流完眼泪然后继续工作。但那时我就很怀疑自己的工作,觉得自己好像一个取票的机器,也不被尊重。虽然当时的薪资我也很满足,但是这种不被尊重的感觉让我非常难受。

后来我妈生病了,为了有更多时间照顾她,就离职了。再次出来工作,就是和朋友一起创业。

第一次创业是做娱乐应用场景的软件,投放在酒吧的电子屏幕等。我们一共三个人,我主要负责线上运营和品牌公关。

那段时间简直是我人生过得最潇洒的一段日子,没有上下班打卡,时间自由,月收入大概2~3万,还买了车。不像上班时很多人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因为是自己的创业产品就会拼尽全力,加班到半夜也不觉得累,大家经常深夜一起积极讨论,推动下一步的工作进展,每天都充满激情。

小辰

虽然最后因为在管理方面没有足够的经验,公司还是散伙了。但是这次创业经历让我学到了很多,看待工作也有了完全不同的思维。

为了积累更多新媒体运营的经验,我去了深圳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再次加入了上班族的大流。

工资比以前创业少了一大半还不止,但是因为想学习更多的知识,所以也接受了,一开始也花了蛮长时间重新适应上班的生活。

这份工作做了一年不到我就离职了,主要是我感觉太多加班加的没有道理,没有价值。可能因为自己创业过,不想浪费很多时间在没有结果的,无效率的事情上,希望自己的付出都是有价值的,而不是老是被动地跟随着别人的决策节奏走。

然后就是进入了现在的这家公司,做新媒体运营经理,目前为止做了三个月。虽然工资也没有高很多,但有更多学习和自主的空间,自己的话语权更大了,能决定的东西更多,成就感也更大。

工作中的小辰

我觉得现在很多企业的雇佣模式不一定适合当代年轻人。一个项目里,有时企业里非要人人参与每一个小环节,浪费了很多时间。现在有很多外包形式,以任务制的方式去分发,让专业的人完成专业的事情,比人人都参与更有效率。

我肯定还会创业的。对我来说,上班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做一件事情,通过上班提升个人能力,积累更多管理方面的经验,学习别人成熟的管理方式,为了自己以后再创业做好准备。

“我不焦虑,因为我随时都有赚钱的能力”

Stephenie,34岁,广州人,自由职业

第一份工作做了4年

我第一份工作离职后,就再也没有上过班,做自由职业已经8年了。

我大学学的是英文专业,毕业后就进了翻译公司专做金融财经类的翻译,做了将近4年。职业前景很好,薪资也真的很高,但是压力也非常大,几乎天天都加班,24小时随时待命。996在我们行业早就已经不是什么新闻,那几年就是完全没有个人生活,基本都贡献给公司了。

有个星期日,我跑去公司加班,在电梯里遇见了两个基金经理的客户,他们就背着高尔夫球杆,谈笑风生的样子。当时我就有一种非常绝望的感觉,觉得自己天天辛苦加班就是为了别人的生活在服务,就想我为什么要这样浪费自己的人生呢?

下定决心离职是一次去泰国的旅行,我在路上认识了一个退休的基金经理大叔。当时他聊起自己的行业时说道:“如果可以选择的话,还是想做回老师。”他早年其实做过老师,后来为了更高的薪水,去做了基金经理,但现在退休后又觉得还是教书育人更有意义。他这番话让我感触很深,也促使了我想真正离开这个行业和这个圈子的人。

辞职后,我就一直在做自由职业的翻译,以媒体,艺术方向为主,还会给一个酒店集团做翻译顾问。

月收入比不上以前上班那么多,但是和市场平均水平也差不多,周一到周五都在家工作。周末的话,周六休息个半天,剩下的时间就贡献给自己的兴趣爱好——美食。

两年前,我和男朋友一起开了个英文的美食博客,专门介绍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做了一年后也开始有了一些收入。

准备美食博客拍摄的Stephenie

做自由职业以后,我就开始自己给自己交社保,还买了商业保险。在这方面,我和身边同为自由职业的朋友反而会更加认真的规划,也会仔细去理财。

和同龄在上班的人比,我倒是没有觉得焦虑,因为我随时都有赚钱的能力,不担心失业。

我没有买房。因为我和男友基本观念也比较一致,并不想被房子给绑住,每个月为1、2万的房贷烦恼。加上我们还有在不同城市生活的计划,所以就不存在“要在大城市扎根”的观念。当然,还有很现实的一点,我们父母都有房子,所以没有后顾之忧。

我个人觉得现在年轻人不想上班,更多的是年轻人期待的生活状态和陈旧的企业管理方式的冲突,就比如一些企业好像连上厕所都要管,或者严格的打卡制度什么的。

我也不太可能再回公司上班,除非是自己特别喜欢的工作,氛围自由,制度灵活我才有可能考虑。

Stephenie在阿昌族乡村的摄影

未来我希望能去记录一些西南地区的民间美食,也想在云贵等地生活一段时间,去记录他们的饮食文化,专心把这份事业做下去。

“辞职跟原生家庭也有关系”

Kenneth,26岁,北京人,目前辞职准备读书

第一份工作做了半年

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从2015年毕业后开始工作,前三份工作的工作时间都很短暂。

我从北二外的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第一份工作去厨房做了学徒工,是家人介绍的。月薪只有3000多,加班特别厉害,占据了很多个人时间,也没有加班费,补助费。但因为我一直对烹饪有很大的热情,而且能学到很多国外食材的知识,烹饪技巧等,坚持做了半年左右以后离开了。

学习烹饪的Kenneth

第二份工作是互联网电商,做了3个月就离职了,主要是工作内容不喜欢,和经理理念也不太一致。

然后经朋友介绍,去了一家美食类电商,做电商运营兼买手。没有打卡,每天的工作就是去挖掘美食美酒然后上线去卖,公司的同事和CEO也都是年轻人,氛围非常轻松自由,没有事业单位和大公司的条条框框。工作强度也很大,几乎是从早上睁眼到晚上闭眼之前都要和客户谈生意,但是工作内容很喜欢,离职其实是不舍的,主要是因为我决定要出国发展。

Kenneth在新西兰

我父母长期在国外搞科研工作,早就定居了国外。2016年,我也辞掉工作,只身来了新西兰,一切从零开始。阴差阳错做了奢侈品零售,一直到现在大概做了2年多。

收入很可观,但是已经感觉到了职业天花板,自己也越来越不喜欢服务类的工作。而且这边的生活节奏,有时让我感觉提前过上了养老的生活。

去年我辞去了奢侈品购物助理工作,在新西兰的工地呆了一段时间。因为我对建筑工程感兴趣,跟着师傅做了三个月盖房子的木工。

这次经历让我产生了想要继续读书深造的念头。于是我利用平时周末时间准备作品集,申请学校,最后拿到了建筑工程专业的offer。今年七月份马上就要开学了,全职读四年书,毕业后也差不多31了。

周围的朋友都说我很有勇气,但可能我父母长期生活在国外,思想也满开放的,加上我爸也是做科研的,对我读书还是比较支持的。

Kenneth的美食作品

平时我还是会花很多的时间在烹饪上,这是我最大的爱好。我也有做一点副业,从淘宝引进一些国内的衣服,小商品在新西兰卖,现在每周不上班也至少有3000块的收入,可以补贴我继续读书。

我觉得辞职也许跟家庭也有关系,有些条件好的会帮助引导孩子找到一个职业方向,而不是随波逐流去上班。

我觉得我毕业后如果去上班,我会很看重公司的管理方式和对员工的规划,完善的薪资福利待遇,以及合理的工作时间对我来说很重要。如果付出的时间和回报不等同我就无法接受,上班也是想要更好的物质条件去享受生活。

美国学者约翰·布德罗博士在2016年出版的《未来的工作:传统雇佣模式的终结》一书曾预测:未来20年,90%的全职岗位将逐渐消失,许多全职员工将变成自由职业者。

传统工作按月雇佣为基础,形成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然而,当一些人发现,自己除了做一项工作之外,还有其他工作技能的时候,就会希望重新规划自己的时间,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专长,以自己的专长服务不同企业。

例如Kenneth,平日是奢侈品导购,业余是厨师,周末又变摄影师。像他这样的“斜杠青年”在90后中已经不是少数。

目前欧洲的自由职业者已接近2000万。而在英国,自由职业者大概占职业人口的15%,总数自2008年以来已经增长了35%。

传统的工作在消失,传统的“上班”概念也已经在改变。有研究预计,在2050年,全世界将有至少50%的自由职业者,也许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某天将成为少数派。

为什么上班吸引不了90后了?

在我们的问卷中年轻人反馈的辞职三个主要原因依次是:找不到认同感和成就感,工作内容没有热情,薪水达不到预期。

对于选择上班的必要条件,90后最看重的依次是:有学习成长的空间及个人表达的机会、起薪高及完善的福利待遇、自由灵活的管理方式和时间表。

其中回答的辞职原因和不愿上班的理由也五花八门,我们大致总结了以下几类:

1、更重视个人生活和兴趣爱好

Kenneth的业余摄影作品

在调查结果中,超过半数的人表示上班的主要目的仅仅是为了有收入来源以发展个人业余爱好和生活,近半数对于996持反对态度。所谓”上班没有生活更重要“说的就是这一代人:

我上个月裸辞后做自由摄影了,现在想想也是蛮冲动的,但我也不曾后悔,同龄人都结婚生娃了,我既没谈上恋爱,也没挣到钱,更没做上自己喜欢的事情,图啥?所以我就义无反顾的辞了!现在每天很累,但是心是自由的,很快乐! @大步流鑫,女,95后

奇葩老板天天偷看我朋友圈,看到我的朋友圈丰富多彩,不是出去旅游就是做美食,做手工,别的同事没朋友圈,他就说我把重心放在生活上,辞退我,后面又后悔,又叫我回去上班,真的有病。@浮世 ,女, 90后

2、稳定的工资不再有吸引力,没有认同感和成长空间也会辞职

90后生长在经济快速发展年代,家境小康的遍地都是,所谓不上班也饿不死。没有增长空间,不能体现个人价值,或者无法认同工作环境的价值观的话,90后会果断离职。他们更有勇气,也有创业的经济基础。

如若遇到工作没有上升的空间,没有学习的动力,悠闲的工作内容让我得不到提升,我就一定会辞职。 @小街,女,95后

做有违良心的事,之前在一个私人医院上班,他们让我病人打空糖空盐,果断辞职!@乖胖,女,95后

3、对陈旧管理模式的不满,讨厌无意义的职场关系和无效率加班

90后还普遍表现出对办公室政治,工作应酬等兴趣较低,而更注重效率,问题的解决,报酬和个人时间,而非无关的职场关系,无意义加班等:

某国企无休止的, 极其形式主义的党建工作,上下所有员工劳神费心。@桃子,女,95后

领导天天要求请客吃饭送礼。 @空心,女,90后

复杂的人际关系,被压制被冤枉。@沙县诗人,女,90后

被当做廉价劳动力,不加班的员工就不是好员工,这种道德绑架,就好像不转不是中国人这样的理念。@她们都叫我超级无敌美少年,女,90后

如果连续持续加班超过一个月,又无法调休,第二天就离职。 @小熊,男,90后

我不愿上班不等于不爱工作

然而不上班就代表不爱工作吗? 显然不是,有句话描述的很精准: “上班”是带有一种勉强的、不情愿的、被动的行为。而“工作”是带有一种自发的、积极的、主动的意义。

90后对上班的抗拒其实更多是对某些陈旧的管理体制的抵抗,对自身价值的重视,对真正有效率,人性化工作的推崇。

有的年轻人辞职后过得比上班还忙,懂得自己规划时间,安排自己的工作其实更是一种创造性工作的体现。

在我们调查中,65%的人都有除工作外的业余技能,且约25%有带来额外的收入。

超过半数有信心在辞职的一个月内肯定能找到和之前薪资级别相当的工作,且对中年是否可能失业并不担心。

目前大多数还是在公司打工,但是约80%都表示未来有创业的意向。

不上班的未来会是什么样?《未来的工作》中也给出一些预测和建议,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1、个人开始崛起,技能拥有者,将变得值钱。

传统社会里,个人需要依附组织生存,但是互联网的出现为个体的崛起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和资源,未来每个人都可自由贩卖自己的时间和技能给不同的企业和项目,而不用被绑定在一个组织内。人人都可将自己作为一个品牌来经营,只要技能傍身,不怕赚不到钱。

2、企业应寻找能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按岗位职责招聘员工

固定时间和地点的雇佣模式本是顺应了工业文明的产物。但随着互联网革命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按月雇佣”的单一模式必然会不适应很多新兴产业。未来企业更应该去引领工作,以结果为导向,只要能解决问题,合作或者外包都是选项。个体也可以根据需要组成松散的团队联盟,甚至组队开展合作。

3、更完善的雇佣平台

未来会有更完善的雇用平台,将项目需求和个人技能更精准的对接起来。工作需求分类将会更细化,工作目标更具体。福利待遇,疾病保险也可有自发形成的工会组织保障。

Kenneth在新西兰海边

也许在未来,上班也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而非必选项。工作不等于上班,会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毕竟我们短暂的人生不值得因被动地上班而消耗,主动地去工作,去生活,去创造,才是终极意义。

相关文章:
聪少爱学堂聪少
聪少爱学堂创始人,梅州市鹏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09年开始踏入互联网,10年互联网行业经验,资深自媒体人,自媒体优秀导师,咪挺微商团对营销引流顾问,业务包含:精准引流技术/代引流精准粉,专业小红书,知乎,微博代运营。
  • 38988文章总数
  • 1491136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