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说:40了,最大的心病是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没有希望,如果只靠工资根本不能实现我的梦想,我希望住好房子,希望到处旅游看不一样的风景,希望女儿可以去留学,一切美好的东西我都喜欢,不知道怎么办,如果是20岁我会马上离开,但是40了,只好利用业余时间做点自己的兴趣,也都是小生意没什么发展……很迷茫!
我可以理解你的心情,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都有自己不同的理想。正如40岁的你,除了想满足自己的物质期望以外,你还考虑到女儿的读书问题。
但是40岁的理想往往藏在你20岁的职业规划里面,当初你对自己职业道路的思考是怎么样,这些年做了什么事情,直接关系到你目前的职业状态。
下面,就这个话题,我个人说几点自己的想法,仅供大家来参考。
一、想改变现状,但又害怕风险
从你的表述内容中,我感受到你的不同情绪体验。
第一,你很希望改变现状
40岁的年纪,可能在事业单位中已经工作了10多年时间,而且工作的内容已经有些让你产生厌倦的感觉。
最重要的是收入并不高,这也是许多事业单位从业人员不满的最大因素,自己身边的同学朋友如果在阿里巴巴、华为,或者创业作老板的,同学会的时候一比较就发现自己一年的工资只是人家一个零头。
但是你环境安逸,自己的内心并不安分,你还是渴望去拥有一些美好的事物,比如住好的房子,或者出去周游世界等。
这种情况下,你就挺渴望改变自己的现状,把美好的理想变成事实。
第二,你又害怕风险
你提到“20岁我会马上离开,但是40了......”,这句话隐含的意思就是你不敢轻易去冒险。
毕竟事业单位这样的平台还是非常稳定的,从这次疫情就可以看得出来,民营小企业老板会停发了你的工资,但是事业单位并不会,工资还是有保障的。
所以,职场的现实让你没有这样的勇气迈出改变的这一步,至少你自己没有推动的勇气。
二、想改变现状,关键得具备相应的能力
其实职场上有很多人都渴望美好的生活,谁不想住漂亮豪华的大房子,谁不希望自己有钱出国旅游或者留学。
但为啥大部分人都很难实现这种高大上的理想呢?
我认为归根到底就是自己的能力配不上你的野心。你在20岁没有做好职业规划,没有去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到了40岁就会显得非常迷茫。
人为什么会产生迷茫和焦虑?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关键是你缺少对未来的把控力。假设你知道你这么做,你将来的目标就一定可以实现或者非常有机会实现,你还会觉得自己迷茫吗?
正因为你看不清楚前方要走的路,不知道改变了以后自己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才格外的迷茫。
要改变现状,还是得从两个方面去着手:
第一、重新建立自己的目标,把40岁当成20岁去考虑,比如你60岁或者50岁退休,那么剩下这些年的职业生涯中,自己想做成什么事?可以是赚多少钱,也可以是取得某些事业成就,能量化的最好量化。
第二,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需要付诸行动,而行动则必须要依赖你的能力。所以关键是如何提升能力的问题。那么最传统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刻意练习,比如你要成为一个自媒体作家,空想是不会提升能力的,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有可能打磨出这样的写作能力。
三、另一种可行的方式是从副业开始干起
其实你提到的业余时间做点感兴趣的事情,我倒认为这并不差。
你觉得没什么大的发展,也许并不是你的兴趣本身不好,而是你没有找到合适的副业拓展方式。
首先,这份副业是要和你的目标相一致的,比如你自己想赚钱,那么这个副业就一定要有变现的可能,单纯为了兴趣而做,是很难实现的。
其次,通过做副业,是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你在主业工作上无法培养出来的能力,通过副业如果可以培养起来,那就是成功。
再次,副业的拓展也是有方法和技巧的,你也可以多向成功的朋友去请教学习,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尤其是那些都把副业取代了主业的人。
最后,即便有天你把副业干起来了,也不要马上辞去主业。毕竟事业单位这个饭碗还是很稳定,除非你做副业能远远超过主业的收入,甚至弥补退休后的福利待遇差别,你才值得去尝试。
我们很多人,觉得自己主业迷茫的时候,思维方式都是直线式的,要么辞职要么忍着干,这个年头,“共享员工”都横空出世了,还有什么不能实现的?
一边维持主业,一边干副业,确实是一条很好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