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聪少自媒体网 > 豆瓣 > 正文

豆瓣阅读赚钱吗,豆瓣阅读的“赚钱”之路 | 独家专访

2020-11-02 豆瓣 聪少自媒体

原标题:豆瓣阅读的“赚钱”之路 | 独家专访

豆瓣阅读独立分拆后,于去年年底完成6000万A轮融资,CEO戴钦将豆瓣阅读愿景定为“成为未来二十年最重要的文学平台”。截至目前,豆瓣阅读已售出15本小说版权,影视改编收入成为公司营收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变现的通道大门似乎正在向豆瓣阅读缓缓打开。

作者 | 李浏

2015年9月,梁柯在豆瓣阅读上发表了他的第一个作品。在这个时间节点上,豆瓣阅读也完成了它的一次蜕变——从豆瓣分拆出来,成立了一个独立的公司。

2017年12月,豆瓣阅读已经完成了6000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投资方为柠萌影业,华兴 Alpha 担任此次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豆瓣阅读CEO戴钦告诉《三声》(微信公号ID:tosansheng):“豆瓣是我们的大股东,我们有投资方,也有自己的股东会和董事会。”这标志着豆瓣阅读在其商业化道路上取得了一个重要里程碑。

这是豆瓣阅读首次对外界公布这个重要的变化。戴钦表示,之前保持低调的原因是想等到融资完成后再向外界宣布:如今的豆瓣阅读愿景是“成为未来二十年最重要的文学平台”,类型小说是它的一个写作特色。

类型小说正当时

如果不提醒,用户可能不太能将豆瓣阅读和豆瓣读书区分开来。事实上,虽然都与书有关,但豆瓣阅读并不是你我更熟悉的豆瓣读书。

梁柯是在2015年4月来到豆瓣阅读的,彼时,豆瓣阅读在Apple Store上线两年,还是豆瓣旗下的一个产品线。区别于豆瓣读书主要功能是记录或查询书评,作为用户的的他可以在豆瓣阅读上投稿,看别的用户发的作品,还有购买电子书。

为什么在有了豆瓣读书之后还要多一个豆瓣阅读?

当时的产品经理戴钦和团队发现,传统出版社的出版效率不高,导致有很多高水平的作者“流落民间”,因此索性做一个“线上出版社”,让好作品有处可去——这就是豆瓣阅读上线最初的缘由,而后来发现靠有限的作者投稿撑不起业务,才引入电子书业务。

梁柯正是流落民间的高手之一。2015年年底,来到豆瓣阅读几个月后,他参加了豆瓣阅读的第三届征文大赛,创作的《校园枪击案策划指南》获得了悬疑组的头奖。

第四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获奖者合影

这也是豆瓣阅读在分拆成独立公司后第一次做类型比赛。

官方通过设置职业女性故事、喜剧故事、近未来科幻故事这三个组别,让作者去竞赛,主动引导豆瓣阅读下的作品往类型小说靠拢。在随后的第五届征文大赛中,已经发展出了五个类型,在上述基础上扩充了悬疑小说和城市奇幻。

区别于纯文学和网络文学,类型小说篇幅更短,大多是五万字的中篇,或者是30万字的长篇,题材与现实联系更紧密。在类型小说中,读者可以获得一个明确的情节或者情绪预期,例如科幻小说,就会有一个科幻设定,如果是悬疑推理,就会有一个疑团或者是悬疑的气氛。

“选择做类型小说是我们团队的一个定位,是我们主动的分析。”戴钦告诉《三声》(微信公号ID:tosansheng),刚开始做豆瓣阅读这个平台,有很多无处发表的实验文学,会找到豆瓣阅读来。但做纯文学的市场可持续性太低,经过整个编辑的团队的分析,锁定了类型文学这种既有一定写作门槛、但阅读体验较好的文学类型,认为它更符合豆瓣阅读的气质定位和市场追求。

同时,类型小说占据海外的文学市场中很广泛的市场空间,如日本和欧美市场中的推理小说。但国内其他的阅读平台,如起点和晋江,都以网络文学为主,题材多为修仙穿越等背景。而类型文学市场却还是一片还未开发的处女地。因此,豆瓣阅读想做这个吃螃蟹的人。

戴钦和她的团队没有料想到的是,原本只想做一个文学创作平台的豆瓣却收到了来自影视市场的追捧。2016年豆瓣阅读第一次设立职业女性这个类型小说组别,还没有评奖,就已经卖了将近一千万的改编权出去。而去年大火的《我的前半生》、《欢乐颂2》也正是类型小说改编而来的影视作品。“证明影视行业也觉得这个内容有价值,而且很稀缺。”

艾瑞咨询在《2017年中国现实类题材网络文学IP价值研究报告中》指出:现实类题材网文IP改编电影潜力大,在中国电影市场,大量的现实类题材网络文学IP被改编成电影,其中青春校园类题材电影受年轻人青睐。

而在电视剧市场,相较于古装玄幻剧,现实类题材剧集所反映的都市生活的困惑、不同观念的碰撞,更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和讨论,其中更是出现大量的行业剧,如:《我的前半生》(咨询)、《放弃我抓紧我》(设计)、《因为遇见你》(刺绣)等。

豆瓣很早就有内容影视化的先例——最广为人知的例子就是《失恋33天》最早来自鲍鲸鲸2009年开始在豆瓣上发布的失恋日记,以《失恋33天:小说,或是求生指南》为名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后被导演滕华涛买了电影版权。

2015年7月,梁柯的《第十三天》也被工夫影业看上了。工夫买走了它的改编版权,如今处于在剧本开发阶段。2016年7月,《追逐太阳的男人》出售给新丽传媒,创短篇交易行业高价。目前豆瓣已经售出15部以上的作品,其中有六部处于开发过程中,有望能够在银幕上与观众见面。

“这是一个让我们比较满意的成绩了”。戴钦告诉《三声》(微信公号ID:tosansheng)。

至此,豆瓣阅读构建了较为清晰的商业模式:做一个一端连接作者一端连接读者的文学创作平台,吸引或孵化作者在这平台上进行类型小说创作,让读者付费购买,同时对接影视市场,对其中优秀的作品进行进一步影视开发,豆瓣通过出售改编版权或参与投资实现收益。

目前,影视版权开发大概占豆瓣阅读收入40%,线上收入,包括原创作品付费阅读和电子书大概占收入40%,还有20%的其他收入(包括转授权、纸书出版等等)。

豆瓣阅读就是要赚钱

2011年获得5000万美元的融资之后,豆瓣通过广告、提供电影在线选座、付费版的豆瓣FM、豆瓣东西、豆瓣市集、豆瓣一拍一和豆瓣音乐"音乐人作品全球数字发行计划”等举措寻求商业变现。

但外界看来,受困于用户对商业化并不认可、兴趣社区的概念在互联网时代更不具竞争力、横向开发过多产品线而失去了用力焦点等原因,豆瓣的商业化进程一直较为缓慢。直到2017年3月,“豆瓣时间”上线5天销售额过百万,7天付费订阅用户过万,这个成绩似乎给了豆瓣通过内容付费打开其商业变现通道的信心。

2017年8月,豆瓣CEO阿北发出内部信,宣布豆瓣的商业化进入加速阶段。他指出,豆瓣将目前公司架构划分为用户线和营收线。用户线负责内外用户增长,营收线则以“豆瓣时间”为核心品牌和团队,负责实现营收。此前发展不好的创收项目如一拍一、豆瓣东西、一刻和同城票务交易将被直接砍掉。而豆瓣预期上市通道放回到境外。

这意味着豆瓣在集团层面“进入一个务实阶段”。而戴钦告诉我,豆瓣阅读从一开始就是奔着赚钱去的。

它从成立之初就是为了解决行业的问题:“有很多很出色的写作者,他们本来应该去出纸书的,但是现在没有什么出版社勤奋看稿子,导致这些作者写东西没有地方发,所以我们做平台最初就是为这些作者做发表服务。同时,我们也一并考虑了作品改编或者纸质出版这种下游行业的出路,可以说我们一开始就在这个行业里。”

这样子的目标在当时的豆瓣体系内可能是个“异类”。

由于豆瓣的“兴趣社区”、“精神角落”自我定位,它旗下的若干产品,比如说广播,或者是社群、小组都是构成整个豆瓣社区的一个部分,更多强调用户和内容的关系。

这与豆瓣阅读上述的目标区别较大,而豆瓣当时也无暇投入更多的资源来保证豆瓣阅读的规模扩大。加上文学公司是相对垂直的事情,写作和阅读不需要借助别的豆瓣其他的产品完成,商业模式也很独立,可以依靠线上阅读收入和影视版权收入来实现独立营收。

看到这一点的豆瓣决定“放生”豆瓣阅读,让他们可以更快地独立做决策。

“2015年我们成立公司实体,是百分百集团的子公司,还没有接受融资。启动融资是2017年的事情,现在终于完成了。”戴钦告诉《三声》(微信公号ID:tosansheng)。

豆瓣阅读CEO 戴钦

虽然与豆瓣有相对独立性,但毕竟脱胎于豆瓣,豆瓣阅读身上依然继承了豆瓣那股“自由而无用”的文艺气质。这会否再次成为豆瓣阅读商业化道路上的的拦路石?

这个担忧还源自听说豆瓣阅读在挑选作者上把门槛设立得很高,最初的一万个作者都有过报纸或杂志的发表经历——这样做让豆瓣阅读得到一个相对而言写作能力更好,或者是质量更高的一个作者群体。

但类型小说不那么容易在大众中流行,它对结构和文学性的要求比一般的网络文学要高,阅读门槛和创作门槛都更高。所以,对于像梁柯这种对于小说写作有自己追求的作者才会来。如果他不想写一个三百万字架空网络文学,而又对自己作品有更高审美追求,那豆瓣阅读会是一个非常醒目的侯选平台。因为它有大量同样高质的读者群,以及清晰的类型化文学的语境。

“我们希望做出审美上会有进步,类型上有创新,价值观上有回应的作品。”

戴钦告诉我,与我的担忧相反,这种追求恰恰成全了豆瓣阅读优质内容的输出和行业出路。

戴钦透露,豆瓣用户的气质和定位被影视行业看作是对豆瓣阅读作品的一个背书。改编豆瓣阅读的作品除了能获得质量上的保证以外,还打包附送了关注这个主题作品的一批垂直用户群的市场判断:“整个豆瓣阅读的人群被认为是一个相对而言有文化兴趣、文化消费的中间人群。如果这个人群喜欢这个作品的话,就可以成为影视公司的一个初步的决策和依据。”换言之,就是依靠豆瓣阅读的用户做了第一层的垂直市场判断。

过去,现在与未来

如今,梁柯在豆瓣阅读的平台上写作,可以通过豆瓣阅读全的自助写作系完成排版。

而将来在作品发布后,他可能在豆瓣阅读的平台以外看到自己的作品,如在微信和亚马逊。

豆瓣阅读官网列出的部分售出故事

如果他与豆瓣签了创作约,他还可能拥有一个用于作者和编辑部之间沟通的消息系统。通过这个消息系统,编辑部会给予作者更深入和针对性的意见。

“第一,我们会提供对他们作品影视改编的看法,或者是做纸制出版的看法,以及反馈我们把它推向市场的一些运营工作。第二,我们也会对作者的后续写作提供意见。比如建议作者可以延续他之前树立起来的某个主题,或者在擅长故事之外考虑更多的社会性语境等,或是给更细节的写作建议。”

除了编辑以外,读者给予梁柯的意见也会非常重要——这个影响在他参加征文比赛的时候表现会尤为突出,因为豆瓣每年都会引入读者评委,给作品打分和写评语,作为编辑评奖的时候重要参考依据。

而这批在征文比赛上获奖的作者会通过参加豆瓣官方举办的颁奖典礼“出道”:在这个颁奖典礼上,豆瓣阅读会邀请到很多行业里的重要人物出席,为他们牵桥搭线。

最后,梁柯的作品被影视公司看上的话,豆瓣阅读会跟进所有开发过程,同时拥有投资权,参与投资与出品。这一切跟影视开发相关的工作都是由豆瓣阅读去年夏天成立的子公司飞船影业在负责。同时,豆瓣也会“主动出击”,主动推动平台上的小说实现影视化,寻求和制作公司的合作。

通过上述的一套机制,豆瓣阅读希望可以为作者提供从硬件到软件的全方位服务,实现“最高质量的类型小说创作平台”中的“创作平台”部分。而“最高质量”和“类型小说”,则分别通过前文所说的建立门槛、气质吸引和主动定位来实现。

据悉,豆瓣阅读目前累积用户是1700万,2017年仍然没有实现盈利。但戴钦表示,未来一年里豆瓣阅读的的目标没把盈利放在第一位:“18年的重点是扩大用户和营收的规模,希望月活比现在有一个一倍或者是更高的增长。”

但戴钦说,目前阻碍豆瓣阅读实现这个增长的可能是作品收费和免费的比例设定。作为一个平台需要免费的作品去吸引更多读者,从而让他们有机会进入核心,成为豆瓣的黏性用户。而如今豆瓣阅读上60%的作品收费门槛对用户来说是不太友好的,会阻碍体量和规模增长。但是如果免费作品过多,又会打击作者的积极性。

对此,现在豆瓣阅读想的办法是:“在作者写作过程中,读者追看是免费的。同时,我们让作者写短篇,因为短篇可以奠定读者对于作者的了解,吸引读者进一步去看他其他作品。短篇本身是免费的,但我们会给作者一些鼓励金,希望这样达到一个更好的平衡。”戴钦说。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